北京及其邻近地区野生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资源保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春光

作者: 张春光;赵亚辉;邢迎春;郭瑞禄;张清;冯云;樊恩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北京及其邻近地区;鱼类物种多样性;资源衰退;资源保护和恢复

期刊名称: 生物多样性

ISSN: 1005-0094

年卷期: 2011 年 19 卷 05 期

页码: 597-6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者2002-2010年间,连续多年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野生鱼类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采集,结合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馆藏鱼类标本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得出北京及其邻近地区分布过的鱼类计有93种,隶属于13目23科73属;去除引入种,自然分布于该地区的原生野生鱼类为85种(包括经通海河流上溯至区域内的河口咸淡水、洄游性及原产但现为引入的物种),隶属于12目21科65属。目前,区域内自然—半自然水体中可以见到的野生鱼类计有49种(包括引入种6种),原生的野生鱼类为43种,隶属于6目12科36属。与历史记录相比,从目到种各分类阶元的消失率均超过40%,特别是原生野生鱼类的消失率更接近50%;伴随着大量土著鱼类的消失,物种组成的异质性明显降低,物种多样性下降的程度十分明显。自然环境持续干旱、兴修水利、城市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张和人口膨胀等引起的水域面积减小、原有水域环境的改变、过度捕捞等应是引起土著鱼类物种多样性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了能使原有土著鱼类资源尽快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恢复,建议进一步做好鱼类资源本底调查、进一步加强渔政管理包括对现有水生生物保护区的管理、筹建新的水生生物保护区、建立种质资源库、订立地方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加强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严控引入鱼种等。

分类号: Q958.8

  • 相关文献

[1]黄河干流禹门口至三门峡段鱼类物种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陈媛媛. 2013

[2]我国近海捕捞渔业管理政策困境、逻辑与取向. 刘子飞. 2018

[3]拒马河北京段鱼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杨文波,李继龙,李绪兴,刘宝祥,沈公铭,张晓惠,雷云雷,李小恕,贾静. 2008

[4]海洋执法机构整合背景下南海渔业的发展. 潘兴蕾,章丽萍,艾红,于文明,张鹏.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