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葡萄耕地主推酸化治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温炜

作者: 温炜;潘建清;俞波;解静;马军伟;杨艳;王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葡萄;土壤酸化;土壤养分;土壤改良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1838-1842

摘要: 该研究针对于湖州市长兴县典型葡萄园耕地酸化状况,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分别比较了“有机肥+绿肥”和“含腐殖酸的土壤调理剂+绿肥”两种主推模式对葡萄园土壤酸化,养分质量状况以及对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对照,“有机肥+绿肥(鼠茅草)”模式对土壤的pH值的影响不显著,表现为对土壤中交换性氢离子和交换性酸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是可以显著降低交换性铝离子及交换态锰的含量。模式二“含腐殖酸土壤改良剂+绿肥(鼠茅草)”对土壤中pH值,交换性氢离子、交换性铝离子、交换性酸以及交换态锰的含量都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两种主推模式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含量,提高土壤缓冲能力。两种主推模式显著提高葡萄果实的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总量,而“含腐殖酸土壤改良剂+绿肥(鼠茅草)”模式对于葡萄维生素C提升效果更大。因此,两种主推模式都具有降酸培肥的作用,并且可以提高葡萄品质。

分类号: S156%S663.1

  • 相关文献

[1]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红黄壤黄桃园土壤及黄桃品质的影响. 王勤俭,王峰,俞巧钢,刘海天,杨艳,柴有忠,张圆圆,马军伟. 2022

[2]生物黑炭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 吴志丹,尤志明,江福英,王峰,王成已,张文锦. 2012

[3]粤北红茶区土壤酸化改良与茶叶品质形成研究. 李睿,吕庄,周波,崔莹莹. 2024

[4]石灰用量对水稻油菜轮作区土壤酸度、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闫志浩,胡志华,王士超,槐圣昌,武红亮,王瑾瑜,邢婷婷,余喜初,李大明,卢昌艾. 2019

[5]甘薯连作障碍发生的土壤养分因素探讨. 许仙菊,姜晓蕊,陈丹艳,张永春,汪吉东,冯冰,钟月华. 2024

[6]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番茄果实品质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姜莉莉,王开运,武玉国,王开元,王红艳. 2020

[7]套种不同绿肥作物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杜若楠,张睿,赵海滨,金慧,张举梅,杨学,高嫱,常单娜. 2024

[8]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桂利权,张永利,王烨军. 2020

[9]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菜地土壤养分特征及改良建议. 杨业凤,姚政,金海洋,徐四新,徐阳春,杨建军. 2009

[10]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对抬田区水稻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陈昱,时红,才硕,曹娜,王向光,徐涛. 2020

[11]白浆土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增施菌渣的响应. 张楠,潘雪,刘杰,于洪久,张博,杜海伦,刘沣漫,郝帅. 2025

[12]烟区不同类型油菜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性研究. 肖丽霞,张玉琴,刘春菊,谭效磊,凌爱芬,王德权,韩硕,马茹辉,孙延国. 2024

[13]土壤微生物在土壤改良与修复中的作用概述. 宋泽海,田沛. 2024

[14]根区不同改土模式对葡萄根系生长的影响. 秦玲,魏钦平,李嘉瑞,王小伟,邹养军,高照全,刘军. 2005

[15]生物菌肥对葡萄园土壤改良效果初探. 查倩,殷向静,奚晓军,蒋爱丽. 2022

[16]基于GIS的葡萄园土壤养分管理及平衡施肥研究. 李明悦,朱静华,廉晓娟,高伟,高贤彪. 2010

[17]葡萄避雨栽培对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探. 陈婷,刘鑫铭,蔡盛华,雷龑. 2019

[18]生物炭对葡萄幼苗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何秀峰,赵丰云,于坤,杨湘,王军武,郁松林. 2020

[19]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王丽希,陈龙军,江志阳,钟勇法,冯聪,朱鸿光. 2019

[20]辽南葡萄主产区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包红静,邢月华,刘艳,李波,蔡广兴.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