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茶园的影响及防控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雪
作者: 陈雪;杨海滨;盛忠雷;商靖;邓敏
作者机构: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园;高温;旱害;减灾;重庆地区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
ISSN: 1673-890X
年卷期: 2023 年 17 卷 011 期
页码: 6-9
摘要: 茶树是重庆市重要的多年生特色经济作物,对温度、湿度和水分等外界条件极为敏感,极端异常天气会严重影响茶树正常生长发育及茶叶产量、品质.2022年重庆市夏季出现自1961年以来罕见的平均气温高和降水量少的气候异常现象.为了解此次持续的极端高温对茶树的影响,调研重庆市主要产茶区县的茶园旱热害受灾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茶园出现不同程度的旱热害症状,幼龄茶园基本全部死亡.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已发表的茶树高温干旱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总结茶园若遭遇高温干旱时的灾前预防、灾时减灾及针对不同受灾程度的茶园灾后补救措施,以期能降低高温干旱对茶园的危害,使灾后茶园尽快恢复生产,减少茶农损失.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茶园秋季干旱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申瑞寒,马立锋. 2021
[2]安徽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水灾)对养猪业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 李立虎. 2014
[3]水稻旱害及抗旱育种综述. 梁运波,刘亚. 2005
[4]丘陵区套作玉米旱害机理及其抗旱节水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刘永红. 2006
[5]橡胶树旱害与其抗旱栽培技术. 曾宪海,林位夫,谢贵水. 2003
[6]中国芝麻湿害和旱害发生调查与分析. 王林海,张艳欣,危文亮,张秀荣. 2011
[7]广西水稻生产防寒减灾的措施与对策. 覃瑞德,李小霞,沈峰杰. 2009
[8]广西水稻生产防寒减灾的措施与对策. 覃瑞德,李小霞. 2009
[9]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发展与减灾问题的探讨. 矫江,鸟谷均,石乡冈康史. 2007
[10]基于渔港防灾减灾功能对海洋渔船发展的思考. 孙龙,刘淑娟,侯子顺. 2012
[11]民国防汛减灾工程决策的非技术因素探析. 尹北直. 2010
[12]1992年棉铃虫暴发危害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郭予元. 1993
[13]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防灾减灾. 李茂松,王道龙,闫峰. 2006
[14]生物资源在农业减灾中的开发利用前景. 王少南,叶志华,喻大昭. 1999
[15]安徽水产业的主要灾害及减灾策略. 江河,汪留全. 2010
[16]辽宁绥中苹果冰雹灾害调查. 赵德英,程存刚,李敏,徐锴,袁继存,张彦昌. 2012
[17]洪水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白文波,李茂松,张乃洪,李瑞英,刘布春,武永峰,王春艳,王秀芬,宋吉青. 2008
[18]果树常见灾害及防灾减灾技术. 赵德英,程存刚,李敏,张少瑜,张彦昌,侯贵学. 2010
[19]柑桔园高温干旱抗旱减灾管理技术. 淳长品,彭良志. 2022
[20]泸县受淹水稻割苗再生技术. 张乃洪,白文波,李瑞英,王明田,宋吉青,李茂松.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早生茶树品种在重庆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作者:李解;肖富良;唐敏;陈雪;侯渝嘉;邓敏;翟秀明
关键词:茶树品种;早生;适应性;重庆地区
-
玉米内生菌及其内生菌剂开发研究进展
作者:胡玥;莫芹;章寅;陈雪;沈渊;李丹;陈一帆;吕贝贝
关键词:玉米;内生菌;促生;抗病;抗胁迫
-
不同高粱品种碳代谢相关酶、SPS基因表达的比较分析
作者:徐洪超;商靖;吕鑫;逄洪波;王兰兰;李雪梅;马莲菊;王艳秋;李玥莹
关键词:高粱;碳代谢相关酶;SPS基因表达;酶活性;品种筛选
-
有机肥配施生物菌肥对设施黄瓜土壤改良效果
作者:金珊;刘雪;陈卓帛;李路瑶;陈雪;耿兵
关键词:有机肥;生物菌肥;设施黄瓜;田间生长;土壤肥力质量;土壤微生物
-
大豆土传病害生防菌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陈雪;莫芹;陈一帆;李丹;沈渊;章寅;吕贝贝
关键词:大豆;土传病害;生防菌;生防机理;生防菌应用
-
基于实地与网络调查的夏秋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作者:王奕;杨娟;杨海滨;钟应富;徐泽;吴全
关键词:夏秋茶;生产现状;加工利用;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
不同施肥措施对重庆茶园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杨海滨;李中林;徐泽;盛忠雷;胡方洁;邓敏
关键词:施肥措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通径分析;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