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相对产量差时空变异及其对氮肥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申哲
作者: 申哲;韩天富;黄晶;曲潇林;马常宝;柳开楼;王慧颖;刘立生;李冬初;李亚贞;王秋菊;张会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最高相对产量;相对产量差;土壤地力;氮肥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789-8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2004—2019年间中国水稻相对产量差的时空变异特征、驱动因素以及不同地力水平下相对产量差对氮肥的响应,为实现水稻增产和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04—2019年间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设置在全国主要稻区的408个监测点,包括东北地区24个、长三角地区110个、长江中游地区138个、西南地区56个、华南地区80个。以各监测点施肥区与不施肥区水稻产量之差代表由肥料投入及由此引起的土壤性质改变所贡献的相对产量,利用高产农户统计法获取最高相对产量(HRY)和平均相对产量(ARY),HRY和ARY之差为相对产量差(GRY)。根据不施肥区产量,将各区域土壤地力划分为低、中、高3个水平,结合随机森林模型探讨不同区域GRY的主要驱动因素,计算不同地力水平下GRY与氮肥用量的关系。【结果】2004—2019年间,全国水稻HRY为4.98~6.86 t/hm2,ARY为3.06~3.47 t/hm2,GRY为1.92~3.41 t/hm2。不同区域相比,HRY和GRY均是西南(水稻–其他作物轮作)>长三角(水稻–其他作物轮作)>华南(早稻)>东北(单季稻)>长江中游(水稻–其他作物轮作)>华南(晚稻)>长江中游(早稻)>长江中游(晚稻)。GRY在低、中地力土壤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先显著降低后趋缓,而在高地力土壤上下降不显著。除西南稻区低、中地力和东北稻区低地力土壤外,其他区域的低、中地力上均出现了氮肥施用量的转折点:长江中游早稻和晚稻分别为187.5、165.0 kg/hm~2和183.5、152.5 kg/hm~2,华南早稻和晚稻分别为195.0、153.0 kg/hm~2和169.0、157.0 kg/hm~2,长江中游和长三角水稻–其他作物轮作体系下分别为199.5、184.5 kg/hm~2和202.0、171.0 kg/hm~2,东北中地力土壤上为146.5 kg/hm~2。整体而言,低、中地力土壤上,氮肥用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影响GRY相对重要的因素;高地力土壤上,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对GRY的影响较大,同时钾肥施用量显著影响长江中游和华南早稻的GRY。【结论】西南地区水稻相对产量差最高,长江中游地区晚稻相对产量差最低。氮肥施用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影响水稻相对产量差的重要因素。高地力土壤上,氮肥用量对相对产量差影响不显著,建议适当减施氮肥。低、中地力土壤上,在氮肥用量转折点(146.50~202.00 kg/hm2)之前,增施氮肥可显著降低相对产量差,提高产量潜力。在长江中游和华南地区的高地力土壤上早稻应注重钾肥施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句容葡萄园健康土壤培育措施探析. 刘亚柏,刘伟忠,马军,王润芳. 2017
[2]凝心聚力盘活资源共创肥料产业新局面. 徐明岗. 2015
[3]土壤地力和长期施肥对潮土区小麦和玉米产量演变趋势的影响. 马常宝,卢昌艾,任意,展晓莹,李桂花. 2012
[4]西南地区氮肥后移对杂交中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熊洪,张林,周兴兵,朱永川,刘茂,郭晓艺. 2014
[5]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地力水平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朱德进,张辉,黄卉,宁运旺,张永春. 2013
[6]水分和氮肥对大穗型水稻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与生理分析. 韩立宇,刘洁,董明辉. 2014
[7]水稻氮肥施用方法及现状. 张满利. 2015
[8]黑龙江省不同区域水稻简化施肥效果研究.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刘颖,张明怡,孙磊,李杰. 2010
[9]优质香型粳稻绥粳4号精确定量氮肥技术研究. 魏中华. 2012
[10]氮肥对水稻节间和叶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特征的影响. 潘俊峰,王博,崔克辉,黄见良,聂立孝. 2016
[11]水稻生长后期不同施氮量对稻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朱朋波,徐大勇,方兆伟,卢百关,刘汉青,樊继伟,赵统利,邵小斌. 2007
[12]施氮量和遮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及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闻祥成,莫钊文,段美洋,董浩然,黄贵兴,田华,唐湘如. 2015
[13]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类型粳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李敏,张洪程,马群,杨雄,李国业,魏海燕,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2012
[14]水稻栽培环境及氮肥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金京德,张三元,周舰,李鹏志,李龙万. 2004
[15]氮、磷、钾、硅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卫国,任永玲. 2001
[16]水稻氮肥施用技术I.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 邹长明,秦道珠. 2000
[17]稻田不同种植模式水稻氮肥施用效应的研究.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18]氮肥与插秧苗数对水稻品种辽粳212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王彦荣,于广星,陈盈,李海波,刘宪平,宫殿凯,代贵金. 2019
[19]氮肥对粳稻籽粒腹白和心白发生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习敏,林赵淼,赵艳岭,张新城,杨小雨,刘正辉,李刚华,王绍华,丁艳锋. 2016
[20]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生理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杨和川,陈留根,秦裕营,梁长东,刘红江,任立凯.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盐碱土壤水溶性Cl-、NO3-、SO42-离子提取与离子色谱仪同时测定技术研究
作者:孔令娥;晋琪;李寒;孙子怡;张宇航;郑磊;马常宝;汪洪
关键词:离子色谱仪;盐碱土;水溶性Cl-;水溶性NO-3;水溶性SO42-
-
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下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淑军;李冬初;韩天富;黄晶;刘立生;王晓辉;张会民
关键词:稻草;紫云英;水稻;施钾量;产量;钾素盈余量;土壤钾素供应能力
-
不同甜瓜品种氮钾双高效评价指标筛选及鉴定
作者:康利允;李晓慧;高宁宁;王慧颖;李海伦;梁慎;常高正;赵卫星
关键词:甜瓜;氮钾双高效;综合评价;鉴定指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
-
长期"化肥有机替代"提升红壤腐解微食物网生态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
作者:罗美玲;邢稳;韩硕;袁梦;李忠芳;张会民;李冬初;娄翼来
关键词:化肥有机替代;土壤微食物网;线虫;原生动物;微生物;生态网络
-
两种调理剂对水稻土pH值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作者:张璐;文石林;上官方钦;秦松;张会民
关键词:调理剂;水稻土;pH值;有效硅;重金属
-
以子叶植株为砧木的大豆再生芽嫁接快繁技术
作者:陈晓叶;许鑫;张春蕾;袁珊;陈福禄;蒋炳军;武婷婷;辛大伟;孙石;陈庆山;韩天富
关键词:大豆;再生芽;生根;子叶植株;嫁接
-
大豆B类花器官特征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王曦昕;蒋炳军;袁珊;武婷婷;孙石;张亮生;韩天富
关键词:大豆;APETALA3;PISTILLATA;MADS-box;花器官特征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