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格海棠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禹
作者: 王禹;于非;谭巍;刘万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丽格海棠;不定芽再生;增殖系数;生根
期刊名称: 中国林副特产
ISSN: 1001-6902
年卷期: 2017 年 01 期
页码: 7-9
摘要: 以丽格海棠品种巴克斯(Barkos)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光照强度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丽格海棠叶片的最佳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为MS+1mg/L TDZ+0.1mg/L 2,4-D或MS+1mg/L 6-BA+0.1mg/L TDZ,给予40d弱光培养可促进不定芽再生,再生率可达88.3%;不定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2mg/L 6-BA+0~0.1mg/L NAA,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1~0.3mg/L IBA。
分类号: S682.19
- 相关文献
[1]植物激素对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快繁的影响. 于非,王禹. 2019
[2]丽格海棠外植体组织培养的研究. 于非. 2019
[3]草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禹,于飞,谭巍,刘万达. 2018
[4]适用于遗传转化的酸柚再生体系建立研究. 黄镜浩,秦利家,张艳芳,陈立松,蔡子坚,温寿星. 2014
[5]李砧木Marianna离体叶片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周厚成,赵霞,李明,郭蔼光. 2011
[6]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司亮,谭魏,尤海波,孙伟. 2009
[7]丽格海棠组织培养的优化. 潘梅,陈一龙,张生,李名扬. 2007
[8]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陈丽. 2020
[9]丽格海棠栽培管理技术. 谭巍. 2009
[10]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 肖军,任志莹,李会,肇莹. 2006
[11]丽格海棠离体培养植株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邓明华,施卫省,何铁光,范适,金雪花. 2006
[12]丽格海棠栽培技术研究. 陈尚平,刘晓青,李倩中. 2005
[13]诱导丽格海棠系统抗冷性研究. 谭巍,王禹,王娟. 2016
[14]丽格海棠离体培养植株再生关键技术的研究. 邓明华,施卫省,何铁光,范适,金雪花. 2006
[15]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 金雯,彭佳佳,秦扬,刘春,张黎. 2015
[16]朱顶红新品种苏红离体增殖的影响因素. 韦庆华,周玉珍,娄晓鸣,吕文涛,蒋长松,周渊文. 2015
[17]细胞分裂素对台湾牛樟腋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邢文婷,陈培,董晓娜,许奕,杜丽敏. 2018
[18]中药材五指毛桃丛生芽增殖培养条件的优化. 黄赛,云勇,任军方,代佳妮,吕德任,王景飞,梁定民,戚华沙. 2019
[19]软枣猕猴桃叶片再生培养的研究. 王禹. 2021
[20]基于响应面法优化兰州百合芽增殖培养基. 裴怀弟,林玉红,李琦,李淑洁,张艳萍.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阶段保障粮食安全的进口关税配额研究
作者:王禹;李干琼;喻闻;朱之洵;张小允
关键词:进口关税配额制度;敏感农产品;进口配额完成率;农产品供需结构
-
黑龙江省李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作者:王禹;牟蕴慧;侯睿宁
关键词:李树;病虫害;危害症状;发病规律
-
美国营养项目对中国大豆消费的启示
作者:王禹;李干琼;许世卫;张永恩;李灯华
关键词:农业项目支持政策;营养项目;消费结构;消费补贴;大豆消费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分析及展望
作者:李灯华;许世卫;李干琼;王禹
关键词:农业农村信息化;智慧农业;数字乡村;信息技术;展望
-
东北地区春白菜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于非
关键词:东北地区;春白菜;栽培技术
-
‘龙园红丰’李丰产栽培技术
作者:侯睿宁;王禹;牟蕴慧
关键词:'龙园红丰'李;栽培技术
-
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姜宇;王娟;刘力勇;谭巍;王志伟;冯一新;王琳;李金龙
关键词:番茄;施肥处理;生长;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