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和抑制剂对氮肥在喀斯特土壤中迁移规律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富金

作者: 谢富金;钟宁;王家凤;张嘉佳;田嫄;陶毅才;周柳强;蔡秋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肥;喀斯特土壤;迁移规律;草酸;抑制剂;可溶性无机氮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382-3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草酸、硝化抑制剂(DMPP)和脲酶抑制剂(NBPT)与氮肥配施后氮素在喀斯特土壤中的迁移规律,为喀斯特地区合理施用氮肥及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土柱培养法,在土壤湿度为30%条件下,以草酸、DMPP和NBPT与3种氮肥(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组合配施,培养15、30和90 d后,测定土柱中不同土层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及其百分率,探究氮肥配施草酸和2种抑制剂对喀斯特土壤中氮素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在15、30和90 d的培养时间下,与单施氮肥相比,氮肥配施草酸和抑制剂对氮素在喀斯特土壤中迁移具有明显影响。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配施草酸后,土壤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增加,分别为0.516、3.266和0.958 mg/g,同时,3种氮肥在土壤中的可溶性无机氮百分率均升高(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的可溶性无机氮百分率最高分别为16.68%、41.28%和11.02%)。氯化铵配施草酸+DMPP后,土壤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增加,其百分率提高,且在培养15 d时百分率最高,为45.48%;尿素配施草酸+DMPP后,在培养90 d时土壤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和百分率均最高,分别为0.935 mg/g和11.19%。【结论】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中,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分别配施草酸均能提高土壤可溶性无机氮含量,促进氮素向深层次土壤迁移,氯化铵和尿素分别配施草酸+DMPP也可提高土壤可溶性无机氮含量,这些高效利用氮肥的施肥方式可在农业生产上参考应用。

分类号: S143.1

  • 相关文献

[1]冻融循环对农田黑土可溶性氮组分的调控效应. 隽英华,田路路,刘艳,孙文涛. 2022

[2]镉污染下稻谷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及迁移特征. 刘兰英,陈丽华,黄薇,吕新,上官亮,涂杰峰,谢亚兴. 2018

[3]山西临汾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地下害虫种群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陆俊姣,董晋明,任美凤,李霞,武宇鹏,李大琪,马恩波. 2017

[4]伊犁河谷地区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田间迁移规律的研究. 关志坚,丁新华,付文君,吐尔逊,郭文超,魏振兴. 2014

[5]4种形态砷在盆栽水稻中的分布与转化研究. 王旭,赵洁,刘香香,文典,耿安静,李汉敏,王富华. 2017

[6]食用菌中重金属相关研究进展. 赵晓燕,陈磊,李晓贝,董慧,白冰,周昌艳. 2019

[7]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化合物的迁移规律研究. 刘征辉,周茜,魏静娜,王亚旭,赵琳琳,赵云平,薛天凯,黄迪,赵文. 2019

[8]平菇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及迁移规律分析. 李国银,张欣昕,邵海,连海飞,莎娜. 2016

[9]不同pH值下底泥-水体-凤眼莲系统磷释放与迁移规律研究. 王岩,张迎颖,张志勇,刘海琴,秦红杰,闻学政,严少华. 2015

[10]包装材料对铁观音茶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影响. 高贯威,刘平香,陈金发,王国庆,陈红平,刘新,鲁成银. 2018

[11]饼干加工过程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迁移规律研究. 韦航,邹强,林春滢,魏宇曦,李寿崧,王良填. 2018

[12]稻飞虱天敌在茭白田与水稻田之间的迁移规律. 郑许松,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 1999

[13]大气微塑料的分析方法、赋存特征和迁移规律研究进展. 张睿轩,李巧玲,王康,郑锦莎,吴亚梅,徐笠. 2022

[14]捕食性天敌在单季稻田与非稻田生境间的迁移规律及其保护利用. 刘志龙,王连生,杜一新,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梅晓青,潘慧萍. 1999

[15]松花江前郭灌区水稻种植期苏打盐碱物迁移规律分析. 王康,张寄阳. 2010

[16]我国油菜镉污染及菜籽油质量安全性评估. 武琳霞,丁小霞,李培武,姜俊,周海燕,印南日,白艺珍,陈小媚. 2016

[17]壳聚糖涂膜对绿竹笋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赵宇瑛,郑小林. 2015

[18]持续淋溶条件下有机酸对土壤磷素释放及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冯晨,关连珠,颜丽,周景景,张广才,宋丹. 2013

[19]草酸处理对冷藏雷竹笋保鲜效果的影响. 王琪,郑小林,励建荣,姜天甲. 2012

[20]草酸脱羧酶的性质及应用. 舒佳宾,官春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