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中F2:3群体可溶性糖和子粒嫩度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党冬冬

作者: 党冬冬;秦涛;于典司;顾炜;阮燕晔;郑洪建;王慧;关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玉米;可溶性糖;子粒柔嫩性;QTL分析;候选基因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4 年 32 卷 002 期

页码: 30-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甜玉米自交系SHL03和SHL01为亲本构建的F2∶3群体,用离子色谱法(IC)测定葡萄糖(GLU)、果糖(FRU)、麦芽糖(MAL)和蔗糖(SUC)的含量,用SMS测定果肉硬度(FH)、种皮硬度(PH)、种皮脆性(PB)和果肉紧实度(FM).结果表明,总共定位到与可溶性糖相关的QTL 34个,子粒柔嫩度相关的QTL 28个,位于1、2、3、4、5、6、7、8、10号染色体上,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 1%~15.8%.主效QTL qFH3-1、qFH3-2、qFH5-2、qFH5-3、qGLU2-1、qG-LU2-2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2.2%、11.4%、12.1%、10.5%、15.8%和12.8%.在主效QTL的置信区间共找到44个注释基因,这些候选基因和相关的QTL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更好可溶性糖含量的玉米材料和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提供资源.

分类号: S513.035.3

  • 相关文献

[1]镜鲤体质量、体长、体高和体厚的QTL定位分析. 张晓峰,栾培贤,户国,李超,鲁翠云,曹顶臣. 2023

[2]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魏荷,王金社,卢为国. 2015

[3]优化蒽酮比色法测定甜玉米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李晓旭,李家政. 2013

[4]甜玉米籽粒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林红. 2011

[5]不同品质类型春玉米子粒可溶性糖和蔗糖的积累规律. 杨广东,王新江,刘兴焱,谭福忠,杨耿斌,何长安. 2007

[6]甜玉米RIL群体籽粒可溶性糖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于典司,顾炜,任哲哲,党冬冬,王慧,郑洪建,关媛. 2023

[7]氮肥施用量对甜玉米‘申科甜811’农艺性状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卫季辉,况慧云,孙萍东,胡颖雄,关媛,于典司,顾炜,王慧,郑洪建. 2023

[8]蓄冷箱包装在模拟冷链运输中对甜玉米品质的影响. 孙敏敏,郑淑芳,王清,王福东,袁树枝,曹建康. 2024

[9]甜玉米籽粒糖代谢关键调控基因的鉴定. 林建新,林静,张扬,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2023

[10]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11]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分析. 潘存红,李爱宏,陈宗祥,吴林波,戴正元,张洪熙,黄年生,陈夕军,张亚芳,左示敏,潘学彪. 2009

[12]水稻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及遗传研究. 李金华,王丰,廖亦龙,柳武革. 2009

[13]正常与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胡颂平,梅捍卫,邹桂花,刘鸿艳,刘国兰,蔡润,李明寿,罗利军. 2006

[14]玉米农艺性状QTL定位分析. 贾波,蒋思霞,邓德祥,谢庆春,管飞翔,张玲. 2011

[15]小麦抗纹枯病种质创新及QTL定位的初步研究. 蔡士宾,任丽娟,颜伟,吴纪中,陈怀谷,吴小有,张仙义. 2006

[16]梨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生长性状的QTL分析. 孙文英,张玉星,张新忠,乐文全,张海娥. 2009

[17]水稻柱头外露率的研究进展. 岳高红,潘彬荣,许立奎,楼珏,梅捍卫,罗利军. 2009

[18]作物数量性状研究进展. 童继平,韩傲男,王胜军,刘学军,苏京平. 2011

[19]杂交旱稻保持系沪旱1B柱头外露率的QTL定位. 岳高红,梅捍卫,潘彬荣,楼珏,李明寿,罗利军. 2009

[20]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20育性的QTL分析. 张立平,田再民,赵昌平,王丽辉,单福华,张风廷,苑少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