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大豆生产现状调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海涛
作者: 刘海涛;沈学善;余瑞;邵芝宣;文联;魏林;陈尚洪;林超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粮油生产;四川丘陵区;规模化种植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科技
ISSN: 1004-1028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7-19
摘要: 根据四川丘陵区大豆等粮油作物一线生产情况,挖掘丘区大豆生产的扩面增产潜能,调研出内江市开展大豆及粮油生产结果如下:①内江市大豆种植推广到位,其中全田种植大豆和春玉米套作夏大豆复合种植2种模式种植效果最佳.②小农户种植是内江市农业科技应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规模化种植能够有效提升科技成果的应用.③规模化粮油种植实现稳定盈利,是实现内江市乃至四川丘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④基于内江市的地理条件,通过耕地机械化改造和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完全可以实现粮油种植成本有效降低和粮油产量的大幅度提升.
分类号: F326.12
- 相关文献
[1]西藏粮油生产与供给的发展趋势. 尼玛扎西. 1999
[2]四川丘陵区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夏建国,朱钟麟. 2005
[3]四川丘陵水旱轮作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蒲波,王昌桃,赵燮京. 2009
[4]四川丘陵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油菜产量的影响. 陈曦,王昌桃,赵燮京. 2010
[5]四川丘陵区油菜免耕直播机收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郭子荣,蒙大庆,汤天泽,戴维,刘念,陈军. 2013
[6]四川丘陵区旱作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和规律. 向运佳,符慧娟,李其勇,李星月,倪建英,周小刚,李洪浩,张鸿. 2019
[7]基于"三生用地"的四川丘陵区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供需格局评估. 廖桂堂,林正雨,何鹏,高雪松,方从刚,邓欧平,王珊,邓良基. 2024
[8]广东省甘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陆建珍,徐雪高,汪翔,秦建军,易中懿. 2020
[9]种业探索"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 佟屏亚. 2015
[10]青藏高原油料作物加工与开发利用. 尼玛次仁,王晋雄,袁玉婷. 2020
[11]桑枝木屑培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规模化示范试验. 高云超,肖更生,方少钦,龙镜池,池建伟. 2017
[12]实行适度规模化种植,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刘显华. 2011
[13]利用北方普通节能日光温室规模化种植大花蕙兰的研究. 杨丽萍,朱晋云,许玉娟,贾学森,张效良,温希荣. 2006
[14]山东秋葵-菠菜一年两熟规模化种植技术. 孟庆华,宫慧慧,李珍艳,孙晓红. 2014
[15]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品种劲糯6号及其栽培技术. 文守云,张采波. 2023
[16]氮和钾肥对大豆的增产效果. 李洪喜,焦占力,王忠. 2008
[17]赤豆三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云山,王会才,张洪涛. 2012
[18]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19]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情况的研究. 闵庚梅. 2012
[20]大豆生物量与产量组分间的相关及关联分析. 晁毛妮,郝德荣,印志同,张晋玉,宋海娜,张怀仁,褚姗姗,张国正,喻德跃.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宜薯2号
作者:杜勇利;廖霏霏;杨春菊;熊湖;马海艳;彭志芸;刘小波;赵宇杨;沈学善;张德银
关键词:鲜食甘薯;宜薯2号;新品种
-
眉山市东坡区耕地土壤近10年pH及养分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姚莉;邓春秀;张奇;王宏;蔡恺;吴月颖;李源洪;刘忠友;林超文
关键词:土壤养分;pH;空间变异;影响因素
-
基于最大熵模型(Max 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晚熟柑橘适宜性评价
作者:姚莉;邓春秀;唐彪;王宏;吴月颖;张奇;李源洪;刘忠友;卢昌艾;林超文
关键词:晚熟柑橘;最大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适宜性评价
-
碳源投入对西南地区土壤有机碳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作者:上官龙生;王婷;梁晨;张晴雯;展晓莹;陈红琳;陈尚洪;刘定辉
关键词:有机碳源;西南地区;土壤有机碳;作物产量
-
自然降雨下紫色土坡耕地碳源添加对碳迁移及固碳的影响机制
作者:刘兵;刘煜;郝卓;展晓莹;张晴雯;杨洋;陈红琳;陈尚洪;刘定辉
关键词:自然降雨;紫色土坡耕地;地表径流;碳迁移;有机碳固存
-
图推理嵌入动态自注意力网络的文档级关系抽取
作者:李云洁;王丹阳;刘海涛;汪华东;汪培庄
关键词:文档级关系抽取;图推理;动态自注意力网络;自注意力机制;门限词选择机制;文档图;图注意力网络;关键词
-
机收作物含杂率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周思理;李玲;王系林;代叶;颜彬;刘海涛;何冯光;孙昌东
关键词:机收作物;含杂率;检测方法;智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