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甘蔗常规杂交育种的性状鉴定及分析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仕云
作者: 王伦旺;黄家雍;杨荣仲;李杨瑞;谭芳;李翔;黄海荣;经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常规育种;性状;鉴定;选择
期刊名称: 中国糖料
ISSN: 1007-2624
年卷期: 2015 年 37 卷 01 期
页码: 55-58+63
摘要: 综述了甘蔗常规五圃制选育中甘蔗性状的鉴定及数据分析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旨在交流甘蔗常规育种技术,提高甘蔗育种的效率,选育和推广更多甘蔗优良新品种,更好地为甘蔗糖业产业服务。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参与式调查甘蔗品种农艺、经济性状对蔗农选择新良种的影响分析. 谭芳,余坤兴,刘丽敏,刘红坚,淡明,姚全,韦志扬,韦昌联. 2010
[2]家养动物选择的基因频率变化与品种聚类和保种的关系. 陈幼春,马月辉,浦亚斌,吕慎金. 2005
[3]引进鲜食李的良种选择及授粉树的配置. 高华君,孙山. 2019
[4]浅议甘蔗实生苗壮苗的培育和杂种圃的选择. 吴才文. 2001
[5]15个不同桂糖品种一新二宿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性状表现. 罗亚伟,覃振强,梁阗,李德伟,李毅杰,刘晓燕,王维赞. 2020
[6]几个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系性状表现. 李瑞美,潘世明,李海明,吴水金,林一心. 2006
[7]甘蔗桂柳05136的高产栽培技术. 游建华,邓智年,卢业飞,韦日辉,黄日宏,卢文祥. 2022
[8]云南甘蔗种质资源考察及有性杂交育种研究. 程天聪. 1992
[9]甘蔗新品种桂糖17号主要性状. 刘海斌,黄家雍. 2000
[10]国家甘蔗品种(系)第11轮预试漳州试验小结. 张树河,李海明,李和平,李瑞美,潘世明. 2015
[11]湖南省油菜品种主要性状鉴定与利用研究. 涂义秋,谢培庚,惠荣奎,郭一鸣. 2020
[12]引进的日本、韩国春萝卜种质性状鉴定与评价. 徐文玲,王淑芬,刘辰,刘贤娴. 2018
[13]两性花毛葡萄野酿2号芽变株系Y137的鉴定及评价. 赵明,何海旺,武鹏,龙芳,邹瑜,李贤高,潘永杰,林志诚,林茜,潘曦. 2018
[14]黑龙江省小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魏淑红,孟宪欣,董晓萍. 2004
[15]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的实验室和农村鉴定. 曹锦如,叶爱红,王永强,姚陆松. 2005
[16]湖南野生大豆分布现状及性状鉴定初报. 刘宏英,张红,周贤,王克晶,李向华. 2008
[17]甘蔗新品种引进试验结果初报. 何红,朱秋珍,陈超君,王维赞,罗亚伟. 2009
[18]韩国引进水稻品种的鉴定与利用评价. 陈峰,李景岭,袁守江,姜明松,徐建第,周学标,杨连群,朱文银. 2016
[19]棉花新种质系的性状鉴定与育种利用评价. 刘剑光,赵君,吴巧娟,肖松华. 2014
[20]具有固氮和耐酸特性甘蔗属野生割手密的筛选与鉴定. 梁宏卫,Prakash Lakshmanan,刘晓燕,黄柯钧,颜睿,罗霆.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伯克霍尔德菌通过改善生理适应性及调节铝响应基因的表达增强甘蔗对铝胁迫的耐受性
作者:陆珍;谢光杰;Qaisar KHAN;覃英;黄毓燕;郭道君;杨婷婷;杨丽涛;邢永秀;李杨瑞;王震
关键词:伯克霍尔德菌;甘蔗;铝胁迫;生理适应性;耐铝基因
-
生物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一次性混施在甘蔗栽培中的效应
作者:韦德斌;周连芳;吴兰芳;刘江娟;陈潇航;李翔
关键词:甘蔗;生物有机肥+复合肥;混施;效应
-
猕猴桃新品种恩宏系列的选育
作者:朱世银;刘贤梅;李翔;蔡荣靖;陈宇琴;王灿;陈大明;周应彪;张汉尧;胡德波
关键词:昭通;猕猴桃;新品种;选育
-
60Co-γ射线辐照对4种枸杞穗条的诱变效应
作者:王嘉栋;冯凯;杨松波;张波;段淋渊;张丹丹;张子呈;李翔
关键词:60Co-γ射线;枸杞;成活率;耐受性;诱变效应
-
合成六倍体小麦品系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作者:孙迎凯;李翔;刘天相;张冰月;赵艺清;关露露;贾亚涛;马超;沈仲;赵力克;胡银岗;吉万全;史学芬;白海波;王中华
关键词:合成六倍体小麦;小麦55K SNP;籽粒性状;QTLs
-
不同喷药机械与药剂组合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太杰;陈兵;杨立;王静;赵静;李翔;唐广兰;王刚;韩焕勇;王方永
关键词:无人机;脱叶剂;棉花;纤维品质;产量
-
藜麦玫瑰发酵低醇饮料优化工艺及品质研究
作者:伍一有;张文韬;李翔;谭兴怡;戴雅;王涛
关键词:藜麦;玫瑰;低醇饮料;发酵;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