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技术和生物技术在作物杂种优势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善勇
作者: 吕善勇;陈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诱变技术;生物技术;作物育种;杂种优势利用
期刊名称: 核农学通报
ISSN: 1001-1676
年卷期: 1992 年 04 期
页码: 193-196
摘要: 综合介绍了辐射诱变、生物技术或两者结合在作物杂种优势育种中的应用概况及取得的成果,简述了作物雄性不育遗传机理的研究。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植物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蒋金金,苏汉东,洪登峰,杨光琴,闫磊,徐扬,张阳,张立新,韩方普,金双侠,夏兰琴,王幼平. 2023
[2]江苏省小麦育种及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龙,任立凯,李强,孙中伟,王康君. 2014
[3]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技术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 降云峰,刘永忠,李万星,曹晋军,杜园园,靳鲲鹏. 2012
[4]诱变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张旭,杨兆顺. 2004
[5]超高产小麦育种及诱变技术的应用探究.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任超. 2019
[6]诱变技术在亚麻育种中的应用. 冯学金,郭秀娟,杨建春,王利琴. 2017
[7]利用航天诱变与细胞工程技术选育抗旱小麦新品种航麦90111. 赵林姝,郭会君,赵世荣,李军辉,古佳玉,谢永盾,聂保华,朱春生,刘录祥. 2014
[8]植物化学诱变技术在育种中的运用及其进展——Ⅰ.化学诱变技术及诱变效率. 董颖苹,连勇,何庆才,徐涵. 2005
[9]植物病原镰刀菌属突变技术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崔昌华,吴伟怀,郑肖兰. 2006
[10]诱变技术在优质品种选育和优质资源创造中的应用. 吴关庭,王贤裕,周志远,骆倩,金卫,孙漱芗. 1993
[11]大豆远缘嫁接诱变技术的优化. 潘相文,孙晓环,张凤芸,赵超,张雪松,杜维广. 2012
[12]苎麻良种. 喻春明,揭雨成. 2000
[13]植物诱发突变技术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李军辉,古佳玉,赵世荣,王晶. 2009
[14]EMS诱变技术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姜昱,李毅丹,刘相国,郝文媛,王浩,金峰学,林秀锋. 2012
[15]EMS诱变技术研究进展. 刘晓虹,陈惠明. 2013
[16]我国花生诱变育种技术应用研究概况. 吴兰荣,李正超,邱庆树,苗华荣. 2002
[17]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孙寰,赵丽梅,王曙明,王跃强,李建平. 2003
[18]我国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周根友,沈锦根,刘建,张小忠,夏华. 2005
[19]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就与展望. . 2002
[20]津奥啉小麦化学杂交新技术及其前景展望. 肖建国,王继忠,石斯发,冯刚,张岐军.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多源场景下粘虫板小目标害虫轻量化检测识别模型
作者:杨信廷;胡焕;陈晓;李汶政;周子洁;李文勇
关键词:小目标;害虫检测;轻量化;粘虫板;多源场景;MobileNetV4;YOLOv5s
-
大豆斑疹病菌铁摄取因子PiuB在致病性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苏如意;金罗佳;徐江玲;耿慧雅;陈晓;林思怡;郭威;纪志远
关键词:大豆斑疹病菌;铁摄取因子PiuB;Fe3+;致病性
-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视觉-语义对齐的零样本害虫识别方法
作者:李天俊;杨信廷;陈晓;胡焕;周子洁;李文勇
关键词:害虫识别;语义知识;图像特征;生成对抗网络;对比学习;广义零样本学习
-
禽腺病毒血清4型Fiber2 Head蛋白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筛选
作者:朱荣芳;金前跃;柴永笑;陈晓;李伟;郭振华;卢清侠;柴书军;邢云瑞;季辉;吕凤霞;邢广旭;张改平
关键词:禽腺病毒4型;Fiber2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测
-
科研单位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践和探索-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胡高洁;陈晓;黄伟;潘孝可;潘迪雅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科精神谱系;价值认同;科研环境建设;探索实践
-
植保无人机在露地甜瓜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周勃;龚艳;张学军;陈晓;梁其干;符小发;陈积豪;张浩
关键词:露地甜瓜;植保无人机;病虫害;防治
-
摄食配合饲料翘嘴鳜快长组与慢长组转录组特征比较分析
作者:陈晓;孙成飞;董浚键;张赫桐;田园园;高风英;叶星
关键词:翘嘴鳜;配合饲料;个体生长差异;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DE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