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辽单43的选育思路及技术上的创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石
作者: 白石;张丽颖;刘志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辽单43;选育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06 期
页码: 381-383
摘要: 优质玉米杂交种辽单43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辽4584为母本,自选系辽508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母本来源于四个自交系(铁7922×沈5003)×(辽5011×辽8713)选系,父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78479选系。文章详细剖析了品种来源及母本、父本的选育过程。并对辽单43使用聚合杂交技术重组优良基因和利用新的杂交优势模式等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分析。希望能给广大育种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分类号: S513.032
- 相关文献
[1]优质玉米新品种辽单4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白石,张丽颖,刘志新,张书萍,孙楠. 2010
[2]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赤单218的选育. 孟繁盛,霍剑锋,慈艳华,郑伟,边丽梅,张丽妍,郝春雷,张昊,董喆. 2013
[3]中熟玉米新杂交种赤单208的选育. 孟繁盛,霍剑锋,慈艳华,郑伟,杨艳梅,边丽梅,张丽妍,郝春雷,王洪志. 2010
[4]高产优质杂产玉米黔单10号的选育. 任洪,柏光晓. 2001
[5]高产杂交玉米品种金玉306的选育. 曹绍书,任洪,沈建华,杜月红,陈国平,马智黠. 2007
[6]辽宁省玉米杂交种选育探讨. 冯凌云,赵廷昌,赵延明,白元俊. 1999
[7]高产优质早熟大穗型玉米新品种苏玉19选育研究. 薛林,陈国清,黄小兰,陆虎华,印志同,石明亮. 2005
[8]玉米新品种德禹2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永生,王晶,倪培涛,王宏昌. 2019
[9]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吉单88的选育. 刘文国,王绍萍,赵万庆,马英杰,周旭东. 2008
[10]高产多抗中早熟玉米杂交种吉单92的选育. 周旭东,刘文国,赵万庆,马英杰,高敬伟,王绍萍. 2008
[11]高产稳产玉米杂交种吉单35的选育与应用. 赵万庆,王绍萍,马英杰,周旭东,刘文国. 2008
[12]冀玉8号雄性不育化的选育和利用. 马春红,郑积德,陈霞,孙世刚,张文英,郑彦平,李广敏. 2005
[13]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晋阳1号的选育研究. 李凌雨,闫彩清,王学雄,邢亚静,张笑梅. 2007
[14]玉米杂交种宁单88的选育及应用. 杨慧珍,任志强,卜华虎,肖建红,张宁. 2020
[15]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德丰717选育报告. 张有富,张爱萍,郭成,邢娟. 2018
[16]高产抗逆玉米杂交种成单16的选育利用. 喻春莲,兰发盛. 2001
[17]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嫩单22的选育. 许健,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周超,孙培元,兰红宇. 2021
[18]玉米新品种宏瑞66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徐劲松,徐青松. 2019
[19]玉米新品种冀玉12号的选育研究. 陈玲. 2008
[20]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0号的选育与栽培. 徐劲松,徐青松.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辽宁地区青贮玉米新品种的筛选试验
作者:白石;史磊;寇永春
关键词:辽单1235;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农艺性状
-
杂交粳稻茎秆力学性状与理化特征对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作者:杨洪伟;张丽颖;唐志强;于丰华;许童羽
关键词:力学性质;抗倒伏能力;农作物改良;杂交粳稻;茎秆特性
-
优良玉米自交系辽50518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张洋;白石;于惠琳;张丽颖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辽50518
-
基于PARMS技术的抗稻瘟病基因Piz-t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何娜;王丽丽;高虹;张丽颖;唐志强;付亮;王昌华;隋国民;郑文静;马作斌
关键词: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标记
-
种植模式、插秧密度对辽西盐碱土壤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作者:王昌华;唐志强;付亮;张丽颖;何娜;马作斌;高虹;郑文静;王辉
关键词:覆膜机插秧;插秧密度;产量;有效穗数
-
机收型玉米新品种辽单711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于佳霖;刘志新
关键词:玉米;机收;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优质杂交粳稻组合辽73优62高产制种技术
作者:付亮;马作斌;郑文静;何娜;高虹;赵明珠;张丽颖;唐志强;王辉;王远征;王昌华
关键词:杂交粳稻;辽73优62;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