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 IS和模糊数学方法的多方案下农用土地多宜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婧

作者: 于婧;周勇;周清波;任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地利用;农用土地多宜性评价;模糊综合评价;地理信息系统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05 年 21 卷 S1 期

页码: 183-18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湖北省潜江市后湖农场流塘分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最大生产潜力和最高经济效益两种方案下的土地评价系统。系统中针对不同方案、不同作物分别确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分级标准,采用标准化函数的方法对分级标准及评价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GIS技术确定各评价单元的适宜性等级并绘制土地多宜性评价专题图。结果表明:流塘分场的大部分地区在两种方案下多宜性均较好,该结果符合当地实际,客观可行。

分类号: F301.2

  • 相关文献

[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农村饮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陆建红,丁立杰,徐建新. 2011

[2]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刘亮,唐海萍,李滨勇,闫玉春. 2010

[3]利用TM资料调查土地利用状况动态变化——以玛曲县为例. 卫亚星,陈全功,王一谋,冯毓荪,王建华. 2002

[4]考虑耕地生态质量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 任艳敏,唐秀美,刘玉,潘瑜春. 2014

[5]畜禽养殖业配置优化及系统实现——以河北顺平腰山–高于铺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 郝星耀,唐秀美,潘瑜春,刘玉,任艳敏,张翼鹏,邱贺. 2015

[6]利用Landsat影像构建河西绿洲土地利用信息图谱——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戴声佩,张勃. 2012

[7]绿洲土地利用影响下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模拟模型的构建. 马兴旺,吕贻忠,李保国,朱靖蓉. 2009

[8]绿洲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 马兴旺,朱靖蓉,李保国. 2009

[9]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产量与环境效应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例. 张久明,谷思玉,赵军,孟凯. 2007

[10]营养黑芝麻糊生产工艺的研究. 张丽霞,黄纪念,宋国辉,芦鑫,孙强,张慧慧. 2012

[11]生态脆弱区农地后备资源规模化开发效益评价. 聂英,张彬,孔祥露. 2015

[12]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模糊综合评价. 李锋瑞,段舜山. 1990

[13]农村社区整体规划和人居环境满意度分析——对新疆榆树沟镇和水西沟镇6个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的调查. 苗红萍,陈彤,马玲玲,刘国勇. 2011

[14]不同脱叶剂对长绒棉性状的影响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马辉,戴路,阿布都艾尼·阿布都维力,刘翔宇,阿孜古丽·阿布力孜. 2020

[1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CAD系统研究与开发. 王忠烨,程吉林,何莲,陈兴,沈刚. 2010

[16]辽河保护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冯娜娜,董春来,徐笠,李海霞. 2020

[17]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长江中游水质分析. 董春燕,周运涛,李君轶,杨海乐,喻亚丽,沈丽,吴金明. 2021

[18]农业院校国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对中部某农业院校的实证分析. 任剑,柏连阳,邹定辉. 2009

[19]春、夏季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模糊综合评价及来源分析. 李磊,平仙隐,王云龙,蒋玫,袁骐,沈新强. 2014

[20]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前后南疆牧民生活生产方式变化研究. 郭彦玮,刘维忠,刘娜娜,阿依古丽,许承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