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花色苷的资源收集及稳定性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宇

作者: 周宇;闫国华;庞志申;张开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色苷;资源收集;稳定性测定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02 期

页码: 361-374

摘要: 通过天然花色苷材料野外采集,共得到50种植物的花色苷样品,采用pH1.0/pH4.5溶液吸光值(△OD)差值法,对这些花色苷提取液进行了1年的测定和筛选,筛选出了花色苷颜色稳定性较好的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aA.)、蜀葵(Althaea.RoseaL.)、翠雀(DelphiniumgrandiflorumL.)和日本红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等4种植物资源。对这4种花色苷进行酸碱性、光照、金属离子、热处理等条件下的稳定性测定,表明在pH4.0以下稳定,高于pH4.0稳定性则明显下降。日光、pH1.0条件下上述4种花色苷溶液的半衰期分别为339d、255d、226d和234d。钙、镁离子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无影响,铝、铜、锡和铁的存在降低花色苷的稳定性,其中铝影响较小,铜锡影响较大,铁影响最大。在100℃20minpH1.0热处理下色素损失率分别为2.7%、29.2%、20.0%和7.1%。桔梗花色苷稳定性明显优于其余3种花色苷。结果表明上述4种花色苷有希望开发成为食品色素添加剂。

分类号: TS202.3

  • 相关文献

[1]链霉菌M-1菌株所产抑菌活性物质特性的初步研究. 高群,孟宪志,王志学. 2007

[2]河套地区糜黍研究历史与回顾. 任俊根,闫文芝,马捷,史有国,邬福祥. 2011

[3]野生果树八月瓜的资源收集与利用评价. 班小重,万明长,张朝君,罗克明,石乐娟,杨永英,刘学武,李真进,郝永昌. 2008

[4]四十年改革开放 几代人梦想成真-记中国作物种质资源40年发展巨变. 刘旭. 2019

[5]紫色甘薯种质资源收集试验评价. 李明福,李江辉,李洪民,徐宁生. 2018

[6]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葛根SSR标记研究与利用(英文). 肖亮,尚小红,曹升,谢向誉,曾文丹,严华兵. 2019

[7]辽宁省部分地区野生大豆资源考察与收集. 王岩,陈爱国,路明祥,李兆波,孟未来,崔晓光,吴禹. 2017

[8]葡萄花色苷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张素敏,隋洪涛,隋韶奕,刘凡. 2007

[9]桑椹高花色苷及抗氧化能力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王振江,唐翠明,刘学铭,肖更生,戴凡炜,罗国庆. 2014

[10]黑米花色苷调节脂质代谢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侯方丽,张瑞芬,张名位,徐金瑞. 2016

[11]'夏黑'葡萄花色苷定性检测及组成成分分析. 曹婷,刘艳艳,朱明,周步海,杨华,周帅,顾克余. 2019

[12]响应曲面法优化速冻紫甘薯的烫漂工艺. 刘春泉,刘玉花,李建军,宋江峰,李大婧,金邦荃. 2009

[13]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紫甘薯总花青素含量. 毛建霏,付成平,郭灵安,仲伶俐,雷绍荣. 2010

[14]风信子花瓣花色苷组成分析. 陶秀花,袁媛,徐怡倩,史益敏,唐东芹. 2015

[15]莲雾花色苷组分鉴定及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魏秀清,许玲,章希娟,许家辉. 2019

[16]桑椹成熟过程中主要色素类物质的动态变化. 肖更生,王振江,唐翠明,刘学铭,罗国庆,吴福泉. 2011

[17]紫肉甘薯新品种“渝紫263”的选育及其应用前景. 曾令江,傅玉凡,戴起伟,谢一芝,许森. 2013

[18]笃斯越桔花色苷抗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活性的试验研究. 张莉,雷用东,盖丽丽,赵晓燕,童军茂,王丹,马越,张超. 2013

[19]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陈伟平,陈华江,曹雪丹,李建华,娄玛琪,戚行江. 2013

[20]黑果枸杞中一种花色苷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唐骥龙,闫亚美,曹有龙,曾晓雄,孙怡,胡冰,周莉.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