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发超

作者: 史发超;蔡长河;严倩;姜永华;刘海伦;文英杰;欧良喜;陈洁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优势菌群;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4 年 51 卷 002 期

页码: 29-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内生菌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挖掘和利用潜在荔枝内生菌种资源,为进一步研究荔枝与内生菌互作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 6 个不同品种荔枝的果肉组织为材料,PCR扩增16S rDNA的V3~V4区,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果肉组织内生细菌在门、科、属和种分类水平上的群落组成及优势菌群,结合Alpha多样性分析评估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对 6 个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 16S rDNA的V3~V4 区进行扩增,共获得 2 139 086 条序列,其平均长度为 376 bp.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在相对丰度和多样性上无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变形菌门为主要优势细菌门类,其次为放线菌门.在科、属和种分类水平上,不同品种荔枝内生菌群落结构相似,但相对丰度占比不同.差异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迪基氏菌属(Dickeya)在优良品种'鹅蛋荔''糯米糍'和'观音绿'中显著富集,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变形菌属(Snodgrassella)只在'鹅蛋荔'中富集.根据菌群相对丰度进行聚类分析,'观音绿''糯米糍'和'鹅蛋荔'的相似性更高.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 种荔枝果肉内生菌群仅在丰度和多样性上存在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首次分析了 6 个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并在优良荔枝品种中发现特有的微生物类群富集现象,可为后续提升荔枝品质、开发利用内生菌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分类号: S667.1%TS201.3

  • 相关文献

[1]土壤细菌群落对湿热灭菌蚕沙还田的响应. 邓虎军,林超文,姚莉,唐甜,张建华. 2019

[2]MiSeq测序研究散装酱卤鸭肉贮藏期间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谢萍,徐明生,尹忠平,唐道邦,徐玉娟. 2015

[3]龟纹瓢虫幼虫体内主要共生菌种类分析. 吴林珂,张帅,雒珺瑜,张利娟,吕丽敏,朱香镇,王丽,崔金杰. 2018

[4]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的鳢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徐晟云,陈昆慈,罗青,刘海洋,欧密,上官清,赵建. 2020

[5]食用玫瑰花瓣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多样性分析. 陈泽斌,陈兴位,夏体渊,林丽,任禛,靳松,华金珠,李健文. 2016

[6]新疆桃果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刘晓静,林杨,吕卓,石玲,李亚玲,李玲,何欢,朱璇,张志东. 2020

[7]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对不同配方缓释肥的响应. 肖健,梁阗,杨尚东,谭宏伟. 2023

[8]抗病和感病香蕉品种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张艳,曾凤花,农倩,覃丽萍,窦同心,邱美莎,谢玲. 2023

[9]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青藏高原茶卡盐湖微生物多样性. 张欣,刘静,沈国平,龙启福,韩睿,朱德锐. 2017

[10]晋东南旱作区玉米秸秆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李万星,李丹,靳鲲鹏,李小霞,曹晋军,刘永忠. 2019

[11]贵州腌鱼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 邹妍,陈中爱,董楠,雷尊国,刘嘉. 2021

[12]生防菌XP1对香蕉枯萎病防效及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马凤娟,孙杰,徐培智,解开治,李夏,顾文杰,卢钰升,徐如玉. 2019

[13]新疆且末地区沙尘暴过程中空气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比较. 夏库拉·巴克特亚尔,林青,刘珍珠,杨红梅,娄恺,李萍. 2021

[14]4种周年轮作模式对耕作层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张河庆,吴婕,韩帅,席亚东,李跃建,梁根云. 2022

[15]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翔,黄媛媛,宋聪,贾振华,贾良良,宋水山. 2024

[16]市售夏黑无核葡萄果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张俊杰,郭晨,尚益民,杨旭,陈锦永,张文叶,刘崇怀. 2017

[17]牧草细胞壁降解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 侯玉洁,徐俊,王淑清,刘昌林,郭小泽,杨宗英,曾柳根,雷小青,熊春贤,邓敏超,许亮清. 2019

[18]川西北高寒牧区不同人工草地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 张蕾,黄小琴,杨潇湘,薛龙海,刘勇. 2019

[19]四川泡菜母水的微生物群落与理化特性分析. 胡此海,杨絮,郭全友,郑尧,李保国,范逸文. 2024

[20]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菜心切口处微生物多样性. 家志文,陈学玲,范传会,梅新,施建斌,隋勇,蔡沙,熊添,何建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