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节胺(DPC)与密度互作对麦套棉产量形成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绍东

作者: 刘绍东;赵新华;张思平;张立祯;马慧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缩节胺;密度;麦套棉;产量形成

期刊名称: 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

ISSN:

年卷期: 2012 年

页码: 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在不同的生育期对不同密度处理条件下麦套春棉喷施DPC,研究不同密度处理和DPC调控时期对麦套春棉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和缩节胺处理对麦套春棉的单株结铃数、吐絮数、脱落率和铃重等均产生显著影响;(2)棉花进入初花期后进行缩节胺化学调控处理表明,棉花花铃期是转基因抗虫棉进行缩节胺化学调控的关键时期。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6月中国棉花生长指数分析——生长转化加快;长势普遍偏弱;差异很大;一类苗比例减少. 王香河. 2008

[2]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对机采棉株型塑造和棉铃分布的影响. 申莹莹,张巨松,彭增莹,李宗润,段松江,吴一帆,郭仁松. 2023

[3]棉花1膜3行模式下密度和缩节胺用量优化组合. 霍飞超,霍飞超,李鹏程,李运海,郑苍松,冯卫娜,敦磊,胡守林,董合林. 2020

[4]种植密度和缩节胺互作对棉花株型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邢晋,张思平,赵新华,闫贞贞,魏然,张立祯. 2018

[5]棉花花铃期管理技术. 徐惠纯,呼孟银. 1994

[6]汶上县麦套棉花创高产. 徐惠纯,呼孟银. 1994

[7]江苏淮北地区麦套棉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阶祥,朱国清,徐家安. 1993

[8]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 惠纯,孟银,承松. 1994

[9]棉田后期莫忘管. 秦灿石. 1995

[10]黄河流域短季棉新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崔瑞敏,刘存敬,刘素恩,郭宝生,耿军义,王兆晓,尹晓琳. 2007

[11]鲁西北地区麦套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马广民,门兴元,杜学林,戴明勋. 2012

[12]从国家棉花品种区试看杂交棉. 李秀兰,杨付新,付小琼. 2005

[13]恶性杂草马唐马麦套移栽棉的竞争临界期. 吴建荣,韩娟. 1999

[14]缩节胺(pix)对甘薯生理特性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李强,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萍. 2001

[15]缩节胺在新疆棉田化学调控上的应用. 王刚,张鑫,陈兵,刘辉,王旭文,樊庆鲁. 2015

[16]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粮食中矮壮素和缩节胺残留量. 鲁立良,罗小玲,王远,郝家勇. 2012

[17]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矮壮素与缩节胺残留. 鲁立良,罗小玲,王远,郝家勇. 2011

[18]缩节胺对黄河流域机采棉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化控技术研究. 刘丽英,戴茂华,吴振良. 2018

[19]棉花打顶期无人机和机车喷施缩节胺化调对比试验. 王士领,陈兵,陈勇,陆明,陈李莳. 2021

[20]基于缩节胺调控的免打顶棉花群体结构及产量分析. 石峰,李海江,孙孝贵,时晓娟,郝先哲,田雨,韩焕勇.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