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地区玉米秸秆还田现状与问题探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琦琪

作者: 王琦琪;陈印军;李然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土壤理化性状;秸秆综合利用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信息

ISSN: 1672-0423

年卷期: 2017 年 02 期

页码: 42-45

摘要: 近年来,秸秆还田在玉米种植区大面积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改善耕作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产量、防止因燃烧秸秆产生的空气污染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玉米秸秆还田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粉碎不细、腐烂不快、病虫较多等"副作用",增加了秸秆还田的难度和农民的耕种成本。鉴于此,文章认为下一步秸秆还田工作需从选择合适的还田量和耕作方式、设立专项秸秆还田补贴和提倡秸秆综合利用等措施入手,保障农民权益、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曾宪楠. 2012

[2]秸秆类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袁大伟,郑宪清,李双喜,张翰林,吕卫光,何七勇,张娟琴. 2013

[3]农业科研院所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李东平,金勤勤. 2017

[4]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与建议. 高香兰. 2020

[5]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先才,平英华,韩柏和,陈明江,王振伟,杨子. 2019

[6]辽宁省(1980-2019年)主要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秸秆综合利用减排增效分析. 赵颖,何志刚,韩瑛祚,刘慧屿,宫亮,肖劲松,董环. 2023

[7]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创设研究. 周腰华,王亚静. 2022

[8]阿荣旗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与分析. 贠超,邢可霞,宋成军,王飞,朱立志,田宜水. 2020

[9]黄淮平原地区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状况调查与分析——基于鲁、豫、皖、苏4省139县市区3090农户的调查. 权英,杨萍,郭洪海. 2010

[10]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演变、特征与展望. 周腰华,王亚静. 2023

[11]秸杆焚烧缘何屡禁难止?. 张庆忠. 2008

[12]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收获技术研究. 骆琳,马继春,焦伟,刘继元,王小瑜. 2012

[13]河南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王晓凌,沈萌,邱君. 2009

[14]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研究. 刘刚. 2024

[15]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傅东兴. 2022

[16]大棚蔬菜连作年限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 马六甲. 2015

[17]土壤改良剂对烤烟产质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富欣,司贤宗,张翔,毛家伟,桂炎伟,陈启龙. 2014

[18]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高峰茶场土壤理化性状. 张亚莲,易兴凤. 2003

[19]辽西土石丘陵区水土保持林模式研究与评价. 郑国相,李晓华,任丽华,韩巍. 2007

[20]稻-油轮作连续免耕直播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杜兴彬,罗利军,陈晨,李双喜,刘国兰,王飞名,张安宁,顾晓君,余新桥.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