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志红
作者: 李志红;赵紫华;秦誉嘉;柳丽君;郭韶堃;范在丰;宋振;周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生物安全;检疫性有害生物;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05 期
页码: 1283-12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Zeamays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生产中受到多种有害生物的严重危害,尤其是外来有害生物,我国高度关注其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该文在概述玉米外来有害生物及其全球扩散途径的基础上,对近10年来我国玉米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技术的主要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分析,涉及风险分析、疫情监测、检测诊断、检疫处理及田间治理技术,并提出加强植物生物安全专业教育与公众教育、科学研究与理论创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法规建设与监管服务、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的措施建议.
分类号: S41-30
- 相关文献
[1]玉米转基因育种技术环节思考. 滕海涛,刘亚,陈伟. 2010
[2]玉米田氮磷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杨虎德,马彦,王平生,冯丹妮. 2021
[3]玉米真菌毒素污染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兰静,金海涛,赵琳,孙向东,张瑞英. 2020
[4]西南及南方地区玉米新叶斑病发生流行预警. 邹成佳,王嘉,李晓,张海燕,章振羽,崔丽娜,刘世建. 2021
[5]重庆中高海拔区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杨小艳,吴红,谢树章. 2019
[6]玉米鳞翅目害虫高效杀虫灯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防效评价. 王孟泉,董志平,刘佳,马继芳,张占飞,张立娇,王永芳. 2023
[7]山西运城小麦和玉米苗期地下害虫调查与防控技术研究. 赵荣华,史高川,董晋明,温银元,陆俊姣,刘俊莲. 2013
[8]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控技术探索. 王晓鸣,巩双印,柳家友,张崎峰,袁刘正,谢耀丽,李万祥,段灿星,李金良. 2015
[9]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蔗扁蛾的PCR快速鉴定. 徐淼锋,廖力,何明远,刘双清. 2013
[10]加强种子病理学研究保障种业安全 促进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席亚东,吴婕,韩帅,张河庆. 2019
[11]海口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调查. 刘博,陈大亚,孙晓东,覃伟权,阎伟. 2019
[12]南繁区检疫性有害生物监管工作成效与思考. 周泽雄,苏豪,吕宝乾,卢辉,唐继洪,李琳. 2021
[13]低温胁迫对新菠萝灰粉蚧死亡率的影响. 李德伟,吴建辉,覃振强. 2021
[14]葡萄根瘤蚜的生物学特征及管理. 马罡,林清彩,李佳乐,马春森. 2021
[15]潜在的检疫性甘蔗有害生物. 李文凤,王哓燕,黄应昆,王明强,罗志明,卢文洁. 2010
[16]云南省马铃薯种薯检疫监管情况分析与对策建议. 李亚红,李庆红,丁家盛,陈敏,黄正鸿,王勇,霍超,陈亚萍,赵志坚. 2023
[17]澳大利亚输华农林产品口岸有害生物截获概况. 万静,马骏,胡学难,林莉. 2017
[18]警惕检疫性害虫南洋臀纹粉蚧在中国大陆扩散. 王玉生,田虎,冼晓青,刘万学,万方浩. 2019
[19]海南省保亭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刘丽,张峰,符勇,唐庆华,李朝绪,覃伟权. 2018
[20]2020年南繁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唐继洪,刘彦龙,卢辉,吕宝乾.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根际细菌在长刺蒺藜草氮素利用中的作用
作者:马涛;宋振;付卫东;张岳;王忠辉;袁至立;王伊;张国良
关键词:长刺蒺藜草;根际细菌;氮素利用机制;入侵
-
氮添加调控陆地昆虫食物网的级联效应
作者:刘婧茜;张蓉;朱猛蒙;赵紫华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昆虫种群;昆虫群落结构;生态功能;外来物种
-
荷斯坦奶牛初乳与常乳代谢物差异分析
作者:周涛;付力立;罗正中;马莉;杜振隆;姚学萍;沈留红;余树民;严作廷;曹随忠
关键词:奶牛;代谢组学;牛初乳;牛常乳;代谢物
-
奶牛酮病早期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振隆;罗正中;周涛;曹随忠;严作廷
关键词:奶牛;酮病;机器学习;代谢组学;疾病预警
-
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
作者:张岳;张国良;郑禾;孔垂智;宋振;王忠辉;田晨旭;张莅宸;付卫东
关键词:海淀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危害程度;防控建议
-
宁夏农田土壤有机碳特征及提升机理研究
作者:周涛;郭鑫年;李百云;许泽华;邢润东
关键词:有机碳;腐殖质碳;提升机制;宁夏农田土壤
-
宁夏不同生态类型区土壤养分状况比较分析
作者:李百云;许泽华;郭鑫年;周涛
关键词:土壤养分;生态类型区;土壤类型;比较;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