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冀玉228'选育及新杂优模式讨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炜

作者: 宋炜;王立伟;张全国;李荣改;张动敏;王宝强;郭瑞;宋粮;魏剑锋;李兴华;高增玉;张文英;王江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冀玉228’;选育;杂优模式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6-9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选育高产、稳产、抗倒的玉米品种。利用坚秆耐密美国种质和在黄淮海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黄瑞’种质作为基础选系材料,采用高密度、大群体、测选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选育出具有高产、抗倒特性的自交系‘冀42’和‘冀1877’,并组配出玉米新品种‘冀玉228’。该品种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9778.5 kg/hm2,比对照增产6.38%;生产试验产量为9114.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8%;增产点率为83.75%,区试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为2.3%,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为2.8%。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黄淮海区夏播种植。研究表明,‘冀玉228’融合了美国种质坚秆抗倒和中国种质适应性广的优点,并且具有丰产性好、耐密等特性。同时也探索出一种新的玉米品种选育杂优模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内蒙古玉米杂交种遗传组成分析与育种对策. 苏二虎,张来厚,冯勇,赵瑞霞,刘志雄,孙峰成. 2003

[2]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苏俊,李春霞. 2004

[3]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苏俊,李春霞. 2000

[4]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及品种情况分析. 李春霞. 2002

[5]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赤单218的选育. 孟繁盛,霍剑锋,慈艳华,郑伟,边丽梅,张丽妍,郝春雷,张昊,董喆. 2013

[6]中熟玉米新杂交种赤单208的选育. 孟繁盛,霍剑锋,慈艳华,郑伟,杨艳梅,边丽梅,张丽妍,郝春雷,王洪志. 2010

[7]高产优质杂产玉米黔单10号的选育. 任洪,柏光晓. 2001

[8]高产杂交玉米品种金玉306的选育. 曹绍书,任洪,沈建华,杜月红,陈国平,马智黠. 2007

[9]辽宁省玉米杂交种选育探讨. 冯凌云,赵廷昌,赵延明,白元俊. 1999

[10]高产优质早熟大穗型玉米新品种苏玉19选育研究. 薛林,陈国清,黄小兰,陆虎华,印志同,石明亮. 2005

[11]玉米新品种德禹2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永生,王晶,倪培涛,王宏昌. 2019

[12]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吉单88的选育. 刘文国,王绍萍,赵万庆,马英杰,周旭东. 2008

[13]高产多抗中早熟玉米杂交种吉单92的选育. 周旭东,刘文国,赵万庆,马英杰,高敬伟,王绍萍. 2008

[14]高产稳产玉米杂交种吉单35的选育与应用. 赵万庆,王绍萍,马英杰,周旭东,刘文国. 2008

[15]冀玉8号雄性不育化的选育和利用. 马春红,郑积德,陈霞,孙世刚,张文英,郑彦平,李广敏. 2005

[16]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晋阳1号的选育研究. 李凌雨,闫彩清,王学雄,邢亚静,张笑梅. 2007

[17]玉米杂交种宁单88的选育及应用. 杨慧珍,任志强,卜华虎,肖建红,张宁. 2020

[18]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德丰717选育报告. 张有富,张爱萍,郭成,邢娟. 2018

[19]高产抗逆玉米杂交种成单16的选育利用. 喻春莲,兰发盛. 2001

[20]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嫩单22的选育. 许健,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周超,孙培元,兰红宇.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