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茶园土壤活性铝形态分布与土壤pH和植茶年限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有健

作者: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张永利;吴新荣;胡善国;孙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园土壤;活性铝;形态分布;pH;植茶年限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3 年 04 期

页码: 66-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采集皖南3个典型茶园土壤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植茶年限下茶园土壤pH和活性铝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活性铝的形态主要有交换态铝Al3+、单聚体羟基铝A(lOH)2+A(lOH)+2、胶体态铝A(lOH)03和腐植酸铝Al-HA,总体上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Al-HA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Al3+呈稳步上升趋势,单聚体羟基铝A(lOH)2+A(lOH)+2呈缓慢下降。0~20cm层土壤pH值与Al3+、植茶年限呈极显著负相关(-0.819、-0.952,P<0.01),与A(lOH)2+A(lOH)+2呈显著正相关(0.658,P<0.05),与Al-HA呈极显著正相关(0.929,P<0.01),20~40cm层土壤pH与各形态活性铝及植茶年限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Al-pH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在0.281~0.659之间,都明显偏离了三水铝石模型,而方程的决定系数都在0.90以上,表明茶园土壤中Al3+活度对土壤pH的影响还是很显著的。与自然土相比,植茶促进交换态铝在茶园土壤中的累积,土壤种茶后趋于酸化,种茶时间越长酸化越严重,而茶园土壤pH与土壤活性铝总量是呈负相关的。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单宁酸对不同pH茶园土壤中活性铝形态分布的影响.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张永利,罗毅,胡善国. 2014

[2]海拔高度和植茶年限对茶园土壤肥力和酸度的影响. 颜明娟,林诚,陈子聪,吴一群. 2019

[3]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pH缓冲容量. 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罗毅,孙力,宋莉,廖万有. 2014

[4]不同茶园土壤中外源铅的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 石元值,韩文炎,马立锋,阮建云,方丽. 2010

[5]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分析. 张小琴,赵华富,姜艳艳,杨婷,周国兰,周顺珍,王家伦. 2017

[6]添加含钙化合物对茶园土壤pH及有效氟的影响. 张永利,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孙力. 2013

[7]pH和肥料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 沈晨,范利超,韩文炎. 2017

[8]不同施氮量对两种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和pH值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 2015

[9]苏、浙、皖茶区茶园土壤pH状况及近十年来的变化. 马立锋,石元值,阮建云. 2000

[10]稳泡型发气剂(TW-301)的研究. 田洁华,夏春华,王路,岳福泉,韩明. 1991

[11]紫色土可溶性有机碳的吸附-解吸特征. 李太魁,王小国,朱波. 2012

[12]稳泡型发气剂(TW—301)的研究. 田洁华,夏春华,王路,岳福泉,韩明. 1991

[13]棕壤和褐土的酸淋溶特征(英文). 刘春生,宋国菡,史衍玺,杨守祥,马玉增,萧月芳. 2002

[14]福建省典型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余文权,王峰,陈玉真,单睿阳,尤志明,臧春荣,陈常颂. 2020

[15]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的物理性状及渗透性能. 陈玉真,王峰,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 2016

[16]基于文献计量的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曾廷廷,席亚楠,王静,王家伦,张小琴. 2022

[17]不同类型畜禽粪便Zn的形态分布及冻融作用对畜禽粪便Zn活性的影响. 刘秋萌,徐楠楠,谢忠雷,陆文龙,李文卓. 2013

[18]辣椒土壤中Cd形态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张爱民,岳延滨,王永平,韩世玉,邢丹. 2015

[19]贵州典型土壤中 Cd形态分布及环境风险评价. 邢丹,王永平,任婧,苏丹,詹永发,韩世玉. 2015

[20]白浆土微量元素含量及形态分布的研究. 王根林,李玉梅,李云生,唐宝刚,耿志刚,朱东生.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