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境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评价与发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雪峰

作者: 杨雪峰;齐宁;林红;刘广阳;王晓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原生境;野生大豆;灰斑病;评价;发掘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2 年 01 期

页码: 11-13

摘要: 为丰富大豆抗灰斑病育种基因库,对黑龙江、吉林、河南3个野生大豆保护点内的280份原生境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抗灰斑病优异资源鉴定及发掘研究。结果表明:在抗感比例方面,河南桐柏(1:0.75)明显高于吉林龙井(1:1.40)和黑龙江巴彦(1:1.44),而吉林龙井略高于黑龙江巴彦;鉴定筛选出47份对黑龙江省主要灰斑病菌水平抗性好的野生大豆资源,其中,黑龙江巴彦大豆资源12份,吉林龙井14份,河南桐柏21份。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不同原生境来源野生大豆抗花叶病毒(SMV)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陈爱国,王岩,孟未来,李兆波,崔晓光,吴禹. 2020

[2]野生大豆及种间杂交后代抗灰斑病鉴定筛选. 杨雪峰,齐宁,林红,刘广阳,李宝英. 2005

[3]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的评价和利用. 林红,姚振纯. 1989

[4]寒地野生大豆表型性状的评价和聚类分析. 李炜,毕影东,刘淼,王玲,邸树峰,刘建新,樊超,杨光,梁文卫,来永才. 2021

[5]青海省小麦近缘野生物种的原生境保护及评价利用. 马晓刚,迟德钊,吴昆仑,李高原. 2003

[6]海南普通野生稻居群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徐中亮,李厚奇,何美丹,袁潜华. 2012

[7]纯合系野生稻植硅体形态特征及其在水稻起源研究中的意义. 唐先干,吕厚远,曹志斌,谢金水. 2022

[8]中国豆梨原生境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刘超,霍宏亮,田路明,董星光,齐丹,张莹,徐家玉,曹玉芬. 2019

[9]珍稀濒危植物笔筒树生境调查及保护建议. 胡青荻1,郑坚1,李其佐2,魏君艳2,白羽3,钱仁卷1. 2022

[10]海南黄花美冠兰原生境调查及其生长发育规律初步研究. 吕君展,尹俊梅,杨光穗. 2006

[11]西藏近缘野生大麦资源遗传多样性原生境保存技术. 禹代林,边巴,张竞. 2007

[12]江西省柿种质资源调查再报. 王彦波,吴美华,曾明,王树春,李国权,熊宇婷,谢枫,肖鸿勇,杜晓云,王璠,王军. 2016

[13]我国三十年来丝绸出土文物概述(一). 蒋猷龙. 1982

[14]中国作物新基因发掘:现状、挑战与展望. 邱丽娟,郭勇,黎裕,王晓波,周国安,刘章雄,周时荣,李新海,马有志,王建康,万建民. 2011

[15]中国狼尾草属(Pennisetum Rich.)牧草资源的发掘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同文轩,张林海,何咏松. 1990

[16]AutoSSR:大批量、高效开发和分析SSR基元的软件(英文). 王长彪,郭旺珍,张天真,李燕娥,刘惠民. 2009

[17]低异交率短翼瓣型蚕豆材料的发掘及利用. 于海天,王丽萍,杨峰,吕梅媛,宗绪晓,杨涛,胡朝芹,杨新,王玉宝,何玉华. 2019

[18]桃低需冷量种质发掘、创新与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进展. 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曹珂,陈昌文,王新卫,李勇,吴金龙. 2022

[19]中国作物新基因发掘: 现状、挑战与展望. 邱丽娟,郭勇,黎裕,王晓波,周国安,刘章雄,周时荣,李新海,马有志,王建康,万建民. 2011

[20]滇茶资源有效利用研究进展. 周玉忠,邓少春,浦绍柳,田易萍,何青元,汪云刚,李友勇,刘本英.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