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鲜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嵬

作者: 孙嵬;张秀华;夏明亮;李德乐

作者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吉林德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关键词: 鲜食玉米;玉米螟;双斑萤叶甲;地老虎;玉米灰斑病;吉林省公主岭市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

ISSN: 1673-890X

年卷期: 2025 年 19 卷 003 期

页码: 28-32

摘要: 为明确吉林省鲜食玉米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在鲜食玉米种植基地,采用系统调查、普查的方式,利用灯光、性诱、黄板诱集等技术,对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确定玉米鳞翅目害虫6种,鞘翅目害虫6种;确定一代玉米螟、地老虎、双斑萤叶甲是鲜食玉米田的重要害虫,需重点防控;还对玉米蚜虫、粘虫、大斑病、灰斑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探讨。

分类号: S43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大斑病及主要虫害一体化防控技术研究. 赵秀梅,郑旭,王连霞,刘洋,王立达,李青超. 2021

[2]鲜食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刘洋. 2020

[3]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漫谈(三). 龚魁杰. 2006

[4]玉米螟在广西鲜食玉米上的危害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李石初,唐照磊,杜青,磨康. 2019

[5]辣椒田小地老虎的发生及防治. 赖卫. 2008

[6]棉花苗期害虫防治技术. 许立瑞. 1996

[7]玉米苗期地老虎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陈茹,冷鹏飞,唐勇,丁万红. 2018

[8]吡虫啉、氟虫腈对地老虎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王锁牢,郝彦俊,李广阔,王剑,李号宾. 2005

[9]虫草菌感染地老虎幼虫的研究. 赵恒,屈新兰. 2000

[10]5%特丁硫磷颗粒剂防治甜菜害虫试验. 季宏平,张匀华,王芊,孟庆林,于学池. 1999

[11]凤眼莲天敌——地老虎. 秦红杰,张志勇,刘海琴,王岩,张迎颖,闻学政,严少华. 2016

[12]黑龙江省主要地下害虫种类及综合防治措施. 李青超,樊景胜,连永利,赵佰仁,徐婷,刘洋,韩业辉. 2016

[13]烤烟地老虎防治. 李向东. 2001

[14]河南漯河灯下地老虎种群监测及动态分析. 陈琦,陈莉,李天娇,侯艳红,刘迪,范志业,沈海龙,杜梦园,李雷雷,王文豪,段云,李世民. 2023

[15]自边地老虎幼虫分布型的研究. 乔志文,张士全. 1994

[16]双斑萤叶甲基因组调研及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姜志磊,王大铭,王柏凤,宋新元. 2019

[17]来自大兴安岭凋落物的绿僵菌及其相近菌属真菌的生物活性. 高思禹,郑旭,岳群,张李香,徐利剑. 2021

[18]用黄色粘虫板监测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蚜虫种群动态与诱杀效果研究. 王连霞,王克勤,赵秀梅,郑旭,袁明,于运凯. 2021

[19]双斑萤叶甲防治研究进展. 陈宏亮,李雪峰,潘占兵. 2010

[20]东北区发生的3种甜菜害虫的特征特性与防治. 韩英,吴则东.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