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鲜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嵬
作者: 孙嵬;张秀华;夏明亮;李德乐
作者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吉林德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关键词: 鲜食玉米;玉米螟;双斑萤叶甲;地老虎;玉米灰斑病;吉林省公主岭市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
ISSN: 1673-890X
年卷期: 2025 年 19 卷 003 期
页码: 28-32
摘要: 为明确吉林省鲜食玉米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在鲜食玉米种植基地,采用系统调查、普查的方式,利用灯光、性诱、黄板诱集等技术,对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确定玉米鳞翅目害虫6种,鞘翅目害虫6种;确定一代玉米螟、地老虎、双斑萤叶甲是鲜食玉米田的重要害虫,需重点防控;还对玉米蚜虫、粘虫、大斑病、灰斑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探讨。
分类号: S43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大斑病及主要虫害一体化防控技术研究. 赵秀梅,郑旭,王连霞,刘洋,王立达,李青超. 2021
[2]鲜食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刘洋. 2020
[3]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漫谈(三). 龚魁杰. 2006
[4]玉米螟在广西鲜食玉米上的危害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李石初,唐照磊,杜青,磨康. 2019
[5]辣椒田小地老虎的发生及防治. 赖卫. 2008
[6]棉花苗期害虫防治技术. 许立瑞. 1996
[7]玉米苗期地老虎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陈茹,冷鹏飞,唐勇,丁万红. 2018
[8]吡虫啉、氟虫腈对地老虎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王锁牢,郝彦俊,李广阔,王剑,李号宾. 2005
[9]虫草菌感染地老虎幼虫的研究. 赵恒,屈新兰. 2000
[10]5%特丁硫磷颗粒剂防治甜菜害虫试验. 季宏平,张匀华,王芊,孟庆林,于学池. 1999
[11]凤眼莲天敌——地老虎. 秦红杰,张志勇,刘海琴,王岩,张迎颖,闻学政,严少华. 2016
[12]黑龙江省主要地下害虫种类及综合防治措施. 李青超,樊景胜,连永利,赵佰仁,徐婷,刘洋,韩业辉. 2016
[13]烤烟地老虎防治. 李向东. 2001
[14]河南漯河灯下地老虎种群监测及动态分析. 陈琦,陈莉,李天娇,侯艳红,刘迪,范志业,沈海龙,杜梦园,李雷雷,王文豪,段云,李世民. 2023
[15]自边地老虎幼虫分布型的研究. 乔志文,张士全. 1994
[16]双斑萤叶甲基因组调研及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姜志磊,王大铭,王柏凤,宋新元. 2019
[17]来自大兴安岭凋落物的绿僵菌及其相近菌属真菌的生物活性. 高思禹,郑旭,岳群,张李香,徐利剑. 2021
[18]用黄色粘虫板监测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蚜虫种群动态与诱杀效果研究. 王连霞,王克勤,赵秀梅,郑旭,袁明,于运凯. 2021
[19]双斑萤叶甲防治研究进展. 陈宏亮,李雪峰,潘占兵. 2010
[20]东北区发生的3种甜菜害虫的特征特性与防治. 韩英,吴则东.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作者:孙嵬;张秀华
关键词:玉米害虫;绿色防控;性诱;食诱;黄板
-
寒地秸秆食用菌基质化利用及灭菌工艺研究与展望
作者:杜佳楠;任泓铭;于文昌;刘岩;邢蕾;刘向东;姜永成;张秀华
关键词:食用菌基质;寒地秸秆;灭菌工艺
-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灯下蛾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作者:孙嵬;潘艺元;苏前富;杨微;周佳春;高月波
关键词:蛾类害虫;种类组成;高空探照灯;虫源来源;群落多样性
-
东亚飞蝗的饥饿响应及食料筛选研究
作者:孙嵬
关键词:资源昆虫;东亚飞蝗;抗饥能力;饲料;人工养殖
-
球孢白僵菌与印楝素混用对亚洲玉米螟的协同增效作用
作者:张云月;张强;孙嵬;高月波;刘剑;王富刚;李光雪;毛刚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印楝素;亚洲玉米螟;协同增效;无公害防治
-
施药对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的病虫害防效及保产作用
作者:吴宏斌;张伟;苏前富;孟玲敏;贾娇;白雪;王义生;张振铎;孙嵬;高月波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效;品种抗性;保产
-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灯下蝽类昆虫组成及多样性
作者:孙嵬
关键词:半翅目;种群动态;多样性;优势种;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