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典型草原凋落物分解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单玉梅

作者: 单玉梅;温超;杨勇;陈迪马;白永飞;陈海军;王明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地利用方式;放牧;割草;凋落物;放牧强度;碳和氮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6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377-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005年设置的中德放牧控制试验为平台,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失重率及其碳氮损失率在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和放牧强度下的变化规律。草地利用方式包括:传统放牧、传统割草和放牧、割草轮换利用(混合利用)。放牧强度包括7个:0、1.5、3.0、4.5、6.0、7.5、9.0 sheep·hm~(-2)。结果表明:传统放牧和混合利用方式下,放牧都不同程度地加速了群落凋落物的分解和失重。在传统放牧平地系统中,放牧强度为7.5 sheep·hm~(-2)小区群落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失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区,分别高出45.0%和40.0%;在混合利用平地系统中,放牧强度为6.0 sheep·hm~(-2)小区群落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区,高出35.0%;在混合利用坡地系统中,放牧强度为9.0 sheep·hm~(-2)小区群落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失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区,分别高出82.4%和62.0%。群落凋落物碳损失率和氮损失率在传统放牧系统中,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而在混合利用系统中,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但是总体表现为,增加放牧强度会加速群落凋落物中碳氮的释放。高放牧强度下,群落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失重率和碳损失率差异显著,表现为:混合利用>传统割草>传统放牧,这一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放牧优化假说。

分类号: S812

  • 相关文献

[1]放牧家畜的践踏作用研究评述. 侯扶江,常生华,于应文,林慧龙. 2004

[2]放牧和刈割对山地草原植被和凋落物碳氮的影响. 李维思,胡晓静,张树振,阿斯娅·曼力克,熊洁,王梦悦. 2023

[3]辽宁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高希君. 2015

[4]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NPP、碳积累对不同降雨年份和利用方式的响应. 侯向阳,纪磊,王珍. 2014

[5]青海省海北州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研究. 李亚娟,曹广民,龙瑞军. 2012

[6]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呼吸特性. 郭明英,朝克图,尤金成,徐丽君,王丽娟,贾淑杰,辛晓平. 2012

[7]草原碳汇管理对策. 张英俊,杨高文,刘楠,常书娟,王晓亚. 2013

[8]草地利用方式对藏嵩草沼泽化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 魏巍,周娟娟,刘云飞,白玛嘎翁,仁增旺堆. 2022

[9]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叶片残体降解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新颖,王柏凤,王江,冯树丹,宋新元. 2016

[10]西宁市南北山青海云杉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耿生莲,王志涛. 2015

[11]青藏高原高寒沙区小叶锦鸡凋落物下土壤细菌菌群的DGGE分析. 周虹,杨占武. 2015

[12]海南麻竹林凋落物及养分动态研究. 吕春艳,余雪标. 2004

[13]干扰对固沙樟子松林凋落物特征及持水性的影响. 王东丽,郝可欣,梁潇洒,方祥,汤家喜,连昭,赵艳,沈海鸥. 2019

[14]修剪对茶树修剪凋落物水文特性的影响.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陈芝芝. 2017

[15]桃儿七凋落物对自身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高翔,金涛,张莹丽. 2019

[16]基于扣除根系体积新方法的秦岭辛家山2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 王志康,许晨阳,耿增超,刘莉丽,侯琳,杜璨,王强,吕东唯. 2019

[17]大兴安岭北方森林凋落物真菌及其抗菌化合物. 张哲栋,梁晶,李泽宇,高思禹,邱天艺,单体江,徐利剑. 2021

[18]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氮添加的响应. 文海燕,傅华,郭丁. 2017

[19]五指山不同林型土壤对金钟藤幼苗生长的影响. 黄乔乔,沈奕德*,范志伟*,李晓霞,宋鑫,程汉亭,侯玉平. 2013

[20]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凋落物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 晏静,张瑞海,宋振,张国良,刘玉升,付卫东.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