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粒形指数遗传的初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怡

作者: 陈怡;谷秀芝;黄承运;栾晓燕;杜维广;张桂茹;满为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粒形指数;分布频率;双亲中值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92 年 01 期

页码: 18-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应用粒形指数对24个组合的亲本F_1和F_2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形指数品种杂交的F_1代,其粒形指数介于双亲中值。F_2代粒形指数表现出中心对称的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估算出粒形指数的广义遗传传力(h~2B%)为50—73.1%。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大豆不同叶形的品种间杂交后代叶形的遗传相关分析. 陈怡. 1988

[2]大豆杂种后代的子粒性状遗传. 陈怡,谷秀芝,黄承运,栾晓燕,杜维广,张桂茹,满为群,王彬如. 1991

[3]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 姜莹,黄林周,胡银岗. 2010

[4]陕西小麦品种(系)籽粒黄色素含量基因的检测及其分布. 张影全,付晓洁,张晓科,张晓卉,张同兴,任万杰,尉倩. 2010

[5]陕西小麦黄色素含量基因TaZds-A1和TaZds-D1的组成与分布. 张钰玉,张晓科,蒋雷,刘芳军,王宪国,白升升,王晓龙. 2013

[6]青海育成小麦5个主效矮秆基因的分子检测. 徐晶晶,蒋礼玲,马晓岗,宋娇. 2017

[7]浙江浆蜂及相近蜂种中W316片段的分布频率研究. 曹联飞,胡福良. 2015

[8]新疆的小麦品种(系)麦谷蛋白优质亚基分布规律研究. 相吉山,穆培源,桑伟,徐红军,庄丽,聂迎彬,崔凤娟,邹波. 2014

[9]辽宁省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及其分级标准的研究. 李淑芬,陈悦,王建忠,吕立涛,李广,郝晓莉,臧春明,王颖,孟淑洁. 2009

[10]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在黑龙江省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张春利,何心尧,宋庆杰,何中虎,夏先春. 2008

[11]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fredii)在中国大豆产区血清学分布初探. 葛诚,喻勇,徐玲玫,樊蕙. 1991

[12]甘肃省小麦品种(系)矮秆基因检测及分布规律. 杨芳萍,郭莹,田媛媛,曹世勤,刘金栋,张雪婷,鲁清林,张文涛,王世红,虎梦霞,王雅美.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