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空间诱变效应及育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一凡

作者: 姜一凡;徐维杰;廖飞雄;钱仁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空间诱变育种;花卉;生物学效应;变异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08 期

页码: 339-342

摘要: 近20年来,中国已经对50多种花卉的种子、组织培养材料等进行了卫星或高空气球搭载。研究表明在搭载过程中,空间环境对花卉种子萌发、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变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卫星搭载后空间环境对花卉表型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学效应、在分子水平对其遗传物质的影响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S68

  • 相关文献

[1]卷丹百合辐射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及变异研究初报. 周佳民,黄艳宁,鲁耀雄,李文革,罗志平,张天术. 2012

[2]作物空间诱变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张文涛,杜久元,白斌. 2014

[3]空间育种与粮食安全. 岳福菊. 2010

[4]作物空间诱变育种的现状及展望. 虞秋成,黄宝才,严建民. 2001

[5]空间诱变柱花草品系比较试验. 白昌军,刘国道,严琳玲. 2009

[6]空间搭载与高能重离子诱发青椒变异的RAPD分析. 郭亚华,刘录祥,谢立波,王雪,郭会君,邓立平,赵葵. 2005

[7]粮食作物空间诱变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岳福菊. 2010

[8]谷子育种研究进展. 陈茜午,温蕊,张永虎,丁鑫,张小霞. 2021

[9]微生物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张玲华,田兴山. 2004

[10]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育成甜椒新品种宇椒二号. 郭亚华,刘录祥,毕宏文,谢立波,王雪,高永利,邓立平,郭会君. 2007

[11]晚稻CHA杂交小麦前期浇水的生物效应研究. 张艳敏,张胜爱. 1995

[12]培矮64S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李永辉,柳武革,王丰,刘振荣,刘宜柏,蔡耀辉. 2008

[13]包膜型缓/控释肥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黄永兰,罗奇祥,刘秀梅,侯红乾. 2008

[14]CO_2激光对茉莉作用效果的研究初报. 贺利雄. 1992

[15]硅肥对水稻抗早衰的生理作用. 王有芬,周腰华,侯守贵,于广星,王一凡. 2006

[16]高压静电场对植物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高伟娜,顾小清. 2006

[17]超低能离子束处理小麦种子生物学效应的初步分析. 林锡刚,汪仕元,王成俊,瞿世洪. 2002

[18]氮离子注入对黄瓜当代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崔兴华,刘楠,韩毅科,魏爱民,张桂华,杜胜利. 2012

[19]磁场对小麦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研究进展. 毛伟海. 1997

[20]基于低能离子束注入的食用菌育种研究进展. 杨和川,谭一罗,苏文英,徐艳,秦裕营,周振玲.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