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鲷仔稚鱼鳔发育与分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爱军
作者: 马爱军;雷霁霖;马英杰;孙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真鲷;仔稚鱼;鳔;分化;发育
期刊名称: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1-1862
年卷期: 1998 年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组织切片和显微观察方法,对孵化后1~30d的真鲷(Pagrusmajor)仔稚鱼鳔的发育与分化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孵化后1~2d的仔鱼,开始在消化道的前端背部出现鳔原基,接着出现导气管、鳔腔、气腺和迷网,而后鳔囊开始充气。到孵化后20~30d,鱼鳔分化发育基本稳定。真鲷仔鱼鳔器官的分化发育早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鳔腔扩大阶段,约在仔鱼孵化后的3~4d,此阶段的发育是非功能性的;二是鳔囊充气阶段,大约在孵化后9~10d左右出现,形成一个缓慢向前方伸展的椭圆形鳔囊,此阶段鳔的发育是功能性的。此时鳔器官的发育好坏对真鲷仔鱼的生理、生态影响很大,反映在成活率的高低方面显得非常明显。真鲷鳔器官的分化发育在仔稚鱼期基本完成。
分类号: Q954.48,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TMT技术对高温胁迫条件下大菱鲆幼鱼心脏的差异蛋白筛选分析
作者:赵一诺;徐荣静;黄智慧;蒋宇航;曹郡文;王新安;刘诗颖;闫鹏飞;马爱军
关键词:大菱鲆;蛋白组学;高温胁迫;心脏
-
低盐度胁迫下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菲;刘志峰;赵海池;杨明超;孙志宾;徐荣静;马爱军
关键词:盐度;大菱鲆;生长性能;脂质代谢相关基因
-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中体色花纹时序发生的色素细胞变化和控制基因表达的分析 Ⅰ.胚胎时期
作者:孙伟恒;孙志宾;王新安;马爱军;李迎娣;苟冬惠;于宏;李昊喆;Vorathep Muthuwan;曲江波;洪宜展
关键词: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体色;色素细胞;表达分析
-
优化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流程的探讨
作者:周旭东;岳尧海;王敏;张建新;马英杰;周德龙;张志军;刘文国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优化;常规育种技术
-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作者:赵海池;刘志峰;王新安;包玉龙;刘圣聪;杨明超;闫鹏飞;马爱军
关键词: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耐低温性状;遗传力;遗传相关
-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中体色花纹时序发生的色素细胞变化和控制基因表达的分析Ⅱ.仔稚幼鱼时期
作者:孙志宾;孙伟恒;王新安;马爱军;黄智慧;李迎娣;苟冬惠;于宏;闫鹏飞;田蜜;Vorathep Muthuwan;曲江波;洪宜展
关键词:眼斑双锯鱼;发育;体色花纹;时序发生;色素细胞;表达分析
-
做水产种业发展的推动者
作者:马爱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