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晚熟红桔JZT(P)-1胚珠败育的胚胎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心智

作者: 周心智;尤淑芬;张龚;卞德锡;杨晓红;张云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特晚熟;无核红桔;孢原细胞;胚珠败育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28 期

页码: 231-2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探明晚熟无核红桔的无核机理,为晚熟柑橘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以特晚熟无核红桔JZT(P)-1为实验材料,采用直接解剖、连续石蜡切片、显微技术等方法重点对其胚珠败育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JZT(P)-1胚珠中的孢原细胞、胚囊原始细胞以及不同发育程度的胚囊基本上都败育,极少数胚珠发育成为健康的种子。在幼果前50天的发育中,胚囊原始细胞多起源发育,发生时间紊乱,使得珠心中早期孢原细胞及不同发育期胚囊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促使胚珠中各雌性结构的败育。幼果中雌性败育率极高,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到正常胚的发育十分困难。基本成熟的果中,种子数0~4粒,平均种子数(1.3±0.42)粒,经济无核率高达100%。正常种子多胚。研究结果为探明特晚熟红桔新种质JZT(P)-1的无核机理提供了胚胎学证据。

分类号: S666

  • 相关文献

[1]葡萄胚珠发育及败育过程中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变化. 马丽,孙凌俊,赵文东. 2018

[2]果树雌蕊败育研究进展. 陈利娜,薛辉,牛娟,李好先,张杰,李翠,张富红,赵弟广,刘贝贝,王企,曹尚银. 2016

[3]早熟甜樱桃胚挽救研究. 赵艳华,程和禾,吴雅琴,张新忠,刘国俭. 2008

[4]W-默科特单性结实能力与果实不同部位四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董倩倩,龚桂芝,彭祝春,侯艳红,罗艾,洪棋斌. 2020

[5]红宝石无核胚珠败育的直观形态学研究. 李顺雨,潘学军,张文娥,刘崇怀. 2009

[6]影响甘蓝型油菜每角粒数因素分析. 陈苇,俎峰,罗延青,赵凯琴,张建昆,张国建,刘亚俊,董云松,李劲峰,王敬乔. 2019

[7]种子败育型葡萄胚珠败育前后抗氧化物质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潘学军,李顺雨,张文娥,刘崇怀. 2011

[8]特晚熟浓香型优质大果杂交龙眼新品种'冬香'. 郑少泉,蒋际谋,邓朝军,姜帆,陈秀萍,胡文舜,许家辉,许奇志,苏文炳. 2020

[9]特晚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香妃'. 郑少泉,蒋际谋,邓朝军,姜帆,陈秀萍,胡文舜,许家辉,许奇志,苏文炳. 2020

[10]龙眼新品种‘晚香’的选育研究. 郑少泉,黄金松,蒋际谋,张泽煌,黄爱萍,许家辉. 2008

[11]特晚熟荔枝优良芽变新种质‘GLL-1’筛选鉴定. 钟敏芝,丁峰,李鸿莉,彭宏祥,莫振勇,覃燕,朱建华,李冬波. 2016

[12]特晚熟龙眼新株系“立冬本”的研究. 许秀淡,黄金松,郑少泉,方金强,李金福. 1992

[13]特晚熟柑橘新品种‘金乐柑’. 朱世平,文荣中,王媛媛,曾杨. 2022

[14]特晚熟大果型优质杂交龙眼新株系——冬宝9号. 郑少泉,许家辉,许秀淡,蒋际谋,刘友接,张泽煌,刘惠玉,陈秀萍,黄金松. 2001

[15]特晚熟大果型优势杂交龙眼新株系―冬宝9号. 郑少泉,许家辉. 2001

[16]特晚熟龙眼优良新株系性状观察及评价. 李杨瑞,余梅先,罗瑞鸿. 2003

[17]特晚熟柑橘新品种'金乐柑'. 朱世平1,文荣中2,王媛媛3,曾杨3.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