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甜玉米不同品种耐旱性鉴定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余良
作者: 李余良;郑锦荣;胡建广;刘晓津;刘建华;李高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玉米;水分胁迫;耐旱性鉴定;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08 期
页码: 171-175
摘要: 采用塑料大棚遮挡自然降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下8个甜玉米品种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营养器官和产量构成因素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各品种的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受到不同程度的延迟,营养器官和产量构成因素性状指标呈下降趋势。轻度干旱对各甜玉米品种上述性状的影响较小,中度干旱对其影响比较大,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部分品种受到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以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产量及产量的耐旱系数为主并结合营养器官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较为可行。粤甜13号和正甜38号耐旱性相对较好,在生产中可作为耐旱节水型的品种加以应用。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水分胁迫对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余良,郑锦荣,胡建广,刘晓津,刘建华. 2008
[2]灌浆期水分胁迫对甜玉米籽粒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福成,谭禾平,包斐,韩海亮,楼肖成,陆卫平,王桂跃. 2018
[3]水分胁迫对甜玉米产量的影响. 程永钢,樊敬前,邵林生,闫建斌,郭瑞萍,白玉林,王彦波,王金转. 2008
[4]甜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董海合,李凤华. 2004
[5]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申科甜1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慧,孙萍东,戴惠学,吕桂华,陈艳萍,张美英,林金元,郑洪建. 2018
[6]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杂草控制和甜玉米生长的影响. 潘春丹,陆晓莉,顾雪梅,谭禾平. 2023
[7]国外引进油用向日葵资源苗期耐旱性鉴定. 梁春波. 2015
[8]玉米耐旱性研究进展. 张凤启,赵霞,丁勇,赵发欣,唐保军. 2015
[9]中国龙生型花生的耐旱性鉴定与综合评价. 姜慧芳,任小平,段乃雄. 1999
[10]韩国直播稻品种K_2及其杂种后代材料耐旱性鉴定. 童继平,吴敬德,吴跃进,郑乐娅. 2000
[11]玉米品种耐旱性鉴定及耐旱指标筛选. 谭静,黄必华,陈红梅,肖卫华,韩学莉,姚文华,番兴明. 2010
[12]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的谷子全生育期耐旱性鉴定. 肖继兵,刘志,辛宗绪,李俊志,陈国秋,朱晓东,孙占祥. 2022
[13]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黄鼎程,王登伟,柳延涛,黄春燕. 2017
[14]富锌甜玉米生产方法. 武伦福,简华强,欧凤鸣,刘迪章. 2000
[15]甜玉米早春塑盘育苗高效栽培技术及应用. 吴同刚,韩兴华,陆虎华. 2017
[16]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黄鼎程,王登伟,柳延涛,黄春燕. 2014
[17]甜玉米愈伤组织遗传转化条件优化研究. 杨子龙,钟旎,胡建广. 2008
[18]桂北生态区超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 2012
[19]利用回交转育的方法选育甜玉米杂交种. 黄炳生,张志高. 1993
[20]超甜玉米新品种‘金银898'的选育. 林金元,王慧,潘玲玲,孙大鹏,于典司,施标,卢有林,郑洪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四倍体甲着小麦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白马曲珍;刘建华;唐豪;王琴;杨武云;李俊
关键词:甲着小麦;四倍体;种质资源;栽培技术
-
四种防治白粉病药剂对加州新小绥螨的安全系数和捕食功能影响
作者:谭德龙;王瑞;郑锦荣;王茹芳;郭金菊;曹海顺;王云龙;袁余;吴廷全
关键词:加州新小绥螨;病虫协同防治;设施农业;白粉病;捕食功能
-
氮沉降和降水增加对榆树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的影响及耦合效应
作者:王凯;辛鸿斌;刘畅;吕林有;刘建华
关键词:水氮耦合;碳分配;可溶性糖;淀粉;气候变化
-
辽西北风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土壤大孔隙特征
作者:王科雯;吕刚;刘媛;刘建华;王锋佰;张卓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出流速率;水分穿透曲线;风沙地
-
不同密度下樟子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变化规律
作者:王凯;邢仕奇;张日升;刘建华
关键词:可溶性糖;淀粉;密度调控;碳分配;科尔沁沙地
-
采后常温贮藏对南亚热带甜玉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弓雪;刘亚利;李高科;贺囡囡;莫润秀;陈坤;韦正乙;覃宏宇;卢生乔;张述宽
关键词:甜玉米;采后;常温贮藏;品质
-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东乡县肉羊产业优势分析
作者:马小黎;刘建华;白贺兰;徐银萍
关键词:东乡县;肉羊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