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对人工盐碱湿地中Na~+的吸收与转运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晨

作者: 王晨;谭玲玲;倪细炉;李昌晓;李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芦苇;盐碱湿地;Na+转运特征;脱盐作用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1970-19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芦苇为材料,通过构建人工盐碱湿地研究芦苇对Na~+的转运特征及Na~+在湿地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实验设置4个处理,CK、T1(浇灌100 mmol·L~(-1)的盐水)、T2(浇灌200 mmol·L~(-1)的盐水)及T3(浇灌300 mmol·L~(-1)的盐水),于不同时间测定各处理下芦苇地上及地下部分Na~+与K~+含量,计算Na~+/K~+及二者的转移系数,从而分析湿地盐分对芦苇体内Na~+、K~+平衡的影响及芦苇对Na~+的转运特征;测定土壤及水体中Na~+与K~+的含量,计算去除率,分析芦苇对湿地的脱盐作用。结果显示:与CK相比,高浓度(T3)Na Cl处理使芦苇地上及地下部分Na~+含量最终分别增加了6.09倍和1.61倍,地上及地下部分K~+含量分别降低了26.88%和18.10%。地上部分Na~+/K~+随处理时间逐渐升高,地下部分则相反。CK及T1的Na~+转移系数为0.30~0.86,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小;T2及T3的Na~+转移系数为0.51~0.91,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芦苇对处理组土壤Na~+及K~+的去除率分别为11.0%~13.4%和3.8%~9.8%,对处理组水体Na~+及K~+的去除率分别为42.7%~51.6%和6.8%~74.2%。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会影响芦苇体内的Na~+、K~+平衡,芦苇能有效地吸收Na~+,将Na~+从植物地下部分转运到地上部分。芦苇对湿地具有一定的除Na~+脱盐作用,且高浓度Na~+的存在会影响芦苇对K~+的吸收及去除。

分类号: S156.4

  • 相关文献

[1]10.8%高效氟吡甲禾草灵乳油防除大豆田芦苇的药效试验. 修立红,韩雪飞,李卫东,王义生,李洪来. 2014

[2]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防除向日葵田多年生禾本科杂草芦苇试验. 姜才,吕知新,李银焕,张志军. 2013

[3]泰草达防除麦田芦苇药效试验初报. 刘义进,周长勇,刘伟中. 2011

[4]基底条件和栽培方式对芦苇和香蒲生长发育的影响. 叶春,于海婵,宋祥甫,邹国燕. 2008

[5]放牧对盐渍化草原植物芦苇繁殖策略的影响. 王茜,王树和,赵银,王晓娟,金樑. 2007

[6]芦苇和碱茅耐盐生理特性的比较分析. 宋建,杨迎霞,聂莉莉,张越,刘仲齐. 2010

[7]洞庭湖芦苇生物量累积规律与降解糖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苏小军,蔡柳,田开忠,胡秋龙,禹淞文,李清明,熊兴耀. 2014

[8]铅污染对不同生境芦苇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张娜,杨双,童非,朱阳春,范如芹,卢信,刘丽珠,穆春生,张振华. 2018

[9]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铅污染芦苇克隆生长的影响. 张娜,李志强,朱阳春,周静,陈静,穆春生,张振华. 2018

[10]长江口东滩湿地芦苇和海三棱藨草生境下的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的月变化. 张衡,陈渊戈,叶锦玉,靳少非,张胜茂,康伟,阮超,吴祖立. 2017

[11]北戴河滨海湿地根际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张毅然,高伟,张佳林,徐广飞,林法祥,徐希媛,何昌飞,韩彬,郑立. 2018

[12]山东省盐渍化地区芦苇根际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研究. 宋延静,马兰,李俊林,单燕,王洁,赵玲玲,王向誉. 2021

[13]芦苇混合青贮效果初步研究. 宋双,张怡. 2020

[14]黄河三角洲芦苇根际固氮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宋延静,马兰,李萌,付娆,梁晓艳,张海洋,王向誉,郭洪恩. 2020

[15]天津地区芦苇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孙竹文,刘正群,李泽青,李宁,穆淑琴,闫峻. 2023

[16]咸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李强,王秀萍,刘雅辉,鲁雪林,张国新. 2014

[17]亚铁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能力的分层效应影响. 张燕,伏春燕,阎百兴,李新华,阎佩佩,魏祥法,石天虹,刘雪兰. 2019

[18]松嫩平原异质生境芦苇种群叶片的表型可塑性. 严德福,杨允菲,赵明清. 2012

[19]沅江市芦苇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模式与建议. 韩晓磊,方志辉,梁珏钦,熊立波,熊智,吕慧英. 2021

[20]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芦苇中重金属(铜、锌、铅、镉). 韩平,马智宏,付伟利,潘立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