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温敏型雄性不育系POD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关天霞

作者: 关天霞;党占海;张建平;王利民;赵丽;田彩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麻;雄性不育;POD;植物激素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年卷期: 2007 年 42 卷 06 期

页码: 72-7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亚麻温敏型雄性不育系1S及其可育系陇亚9号为试材,测定了叶片和花药在不同发育时期的POD活性及IAA、ABA和GA3的含量.结果表明:无论是叶片还是花药,不育系POD活性和ABA含量均明显高于可育系,而IAA和GA3含量均低于可育系.且在花药的发育过程中,二者的差异主要发生在单核期,即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的主要时期.据此认为,POD活性和IAA、ABA和GA3含量的异常与亚麻雄性不育的发生有关.

分类号: S563.2

  • 相关文献

[1]亚麻温敏型雄性不育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关天霞,党占海,张建平,王利民. 2007

[2]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新种质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同工酶差异表达分析. 朱红芳,朱玉英,侯瑞贤,李晓锋,侯喜林. 2009

[3]百合育性与花药发育过程中激素和内源物质含量及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关系. 贾文杰,郑洁,崔光芬,马璐琳,段青,杜文文,王祥宁. 2019

[4]雄性不育和可育亚麻的生殖期形态学与细胞学比较. 伊六喜,斯钦巴特尔,张辉,贾霄云,高风云,张立华,任龙梅. 2011

[5]几个亚麻新温敏雄性不育系在兰州的育性及特性研究. 张建平,党占海,王利民,颉瑞霞,赵利,杨崇庆,安黎哲. 2009

[6]温敏型雄性不育亚麻的研究. 党占海,张建平,佘新成. 2002

[7]不同播种密度对亚麻温敏雄性不育系生长和育性的影响. 张建平,党占海,吕鹏,王利民,赵利. 2009

[8]新型雄性不育亚麻的杂种优势及温敏效应初探. 张建平,党占海. 2002

[9]抗生素诱导油用亚麻雄性不育的研究. 党占海,张建平,佘新成. 2000

[10]亚麻温敏雄性不育系F_1、F_2的优势分析. 王利民,党占海,张建平. 2009

[11]Cu~(2+)、Mg~(2+)、Fe~(2+)浸种及喷施对绿豆产量及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郝曦煜,梁杰,陈剑,尹智超,王英杰,肖焕玉,尹凤祥. 2017

[12]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愈伤组织的影响. 邵艳军,李广敏,辛春艳. 2000

[13]低温胁迫对3个红掌品种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田丹青,葛亚英,潘刚敏,沈晓岚,何勇,张智,刘晓静,朱祝军. 2011

[14]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对大豆菌核病的诱导抗性初探. 孙冬梅,林志伟,迟丽,肖翠红,陈起强,孙晓吉. 2010

[15]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下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的生化响应. 李海燕,段玉玺,陈立杰,陈井生. 2014

[16]火龙果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研究. 王彬,郑伟,何绪晓,李胜海,邓仁菊. 2014

[17]干旱胁迫下化控种衣剂对大豆幼苗生长发育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李建英,田中艳,周长军,杜志强,张志刚,杨柳,吴耀坤,金铃,郑殿峰. 2010

[18]非洲菊叶外植体组培中影响褐化因素及机理初探. 夏小环,王静,尹梅,陈志伟,陈善娜. 2006

[19]油桃高CO_2充气包装常温贮藏试验. 杨卫东,李伟丽,李喜宏,张培培. 2010

[20]果实成熟衰老与保护酶系统的关系. 吴彩娥,王文生,寇晓红.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