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桑树品种——川826的育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作瑛

作者: 刘刚;贾利琼;王晓芬;汪萍;郑继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树;新品种;育种

期刊名称: 激光生物学报

ISSN: 1007-7146

年卷期: 2006 年 15 卷 06 期

页码: 96-9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经多年观察比较,新桑品种“川826”表现出遗传性状稳定、优质、高产、抗性较好等优点,2000年正式列为“十五”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优质、高产桑、蚕新品种选育”中桑主攻品种,并进一步进行区域性比较试验。经过2002年至2005年在四川省乐山、三台、蚕研所等三点的比较试验和在四川篷安生产示范点的示范繁殖,“川826”与对照品种“湖32”相比,其产叶量高13.95%,万头产茧量高8.88%,万头产茧层量高8.8%,五龄担桑产茧量高13.51%,667 m2(亩)桑产茧量高28.2%,桑产茧层量高27.6%。特别是用“川826”桑叶养蚕后产卵制种成绩尤为突出,单蛾产卵量比对照高6.87%以上,单蛾正常卵粒数比对照高5.63%以上。2006年4月被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合格品种。

分类号: S888.3

  • 相关文献

[1]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初报. 林寿康,计东风,沈国新,吴云翔,吕志强,沈永康,马秀康,史兴华,杨樾,吴天林. 1997

[2]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的育成. 计东风,林寿康,吴云翔,吕志强,王丕承,周金钱,周勤. 1997

[3]桑树多倍体及其育种研究述评. 杨今后,杨新华,骆承军. 1992

[4]桑树人工三倍体育种的研究. 杨今后,杨新华. 1989

[5]四川桑树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任作瑛,佟万红,黄盖群,危玲. 2009

[6]我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 潘一乐,刘利,张林,赵卫国,方荣俊. 2006

[7]桑树新品种海宁桑的育成. 沈国新,董瑞华,陈伟国,计东风,柴晓玲,林柯. 2002

[8]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2号的育成. 杨今后,杨新华,骆承军,朱俭勋,吕志强,周勤,潘美良,朱燕. 2006

[9]桑树多倍体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杨今后,杨新华,骆承军. 1992

[10]桑辐射育种的研究——Ⅳ.辐射在改良叶质和抗病性上的作用. 杨今后,杨新华,戴荷芳. 1987

[11]早生桑品种育151、育237的育成. 孙晓霞,施炳坤,潘一乐,夏明炯,章和生,张美波,吴朝吉,王登成. 1990

[12]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鉴定成绩与栽培技术. 吕志强,沈国新,周勤. 2000

[13]13个桑树品种的农艺性状及抗逆性比较. 杜伟,陈松,刘永辉,杨建设,冉瑞法,储一宁. 2016

[14]抗旱性强桑树新品种『川桑7431』. . 2012

[15]无籽西瓜新品种津蜜二号的选育. 焦定量,李长缨,吕敬刚,段爱民,李秀秀,张艳宁. 2000

[16]辽菊系列切花菊新品种选育研究. 孙文松,侯忠,张晓波,于春雷. 2013

[17]二十一世纪苹果新品种展望. 姚胜蕊,薛炳烨. 2000

[18]鲜食花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18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卫永,尹航,薛林. 2015

[19]沿海地区肉羊新品种选育工作展望. 杨智青,丁海荣,陈应江,洪立洲,徐文华. 2008

[20]陇鉴196选育技术途径及推广经验. 张国宏,雍致明.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