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川

作者: 张川;梁金平;罗文彬;张志勇;苏秋芹;周美玲;郑新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聚类分析;资源利用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3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丰富福建地区马铃薯种质资源和遗传基因改良奠定材料基础,参照《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50份种质资源的2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差异很大,变幅为0.52~2.01,其中肉色、开花繁茂性、薯形、叶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达到2.01、1.81、1.61、1.52、0.52;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除了主茎分枝数、蛋白质含量外,其他9个性状均达到2.10以上,单薯重、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主茎分枝数变异系数较大,均达到27%以上。相关性分析方面,生育期与单株结薯数、株高、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商品薯率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单薯重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与商品率、单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结薯数、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商品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单薯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0.691 0%,能较好反映该11个数量性状的主要信息。聚类分析将5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为中早熟低产型材料、第Ⅱ类群为中熟中产型材料、第Ⅲ类群为中早熟中产型材料、第Ⅳ类群为中熟高产型材料。第Ⅰ类群可作为挖掘早熟型的亲本资源进行利用;第Ⅱ类群可作为淀粉加工型的亲本资源进行利用;第Ⅲ类群可作为早熟和提升品质的亲本资源进行利用;第Ⅳ类群可作为高产和经济效益高的亲本资源进行利用。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鲜食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邦升,刘喜才,宋继玲,刘春生,杨梦平,韩冰. 2020

[2]25份贵州镇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及生化组分多样性分析. 曹雨,乔大河,赵华富,王家伦,陈娟,陈正武,何顺峰. 2018

[3]44份芥菜种质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鉴定与聚类分析. 张双照,黄发茂,丘启松,苏秋芹,李永平,薛珠政. 2020

[4]基于表型性状的藜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唐力为,代沙,蔺雨阳,任尧,李倩,吕婉茹,张洁,补雪梅,蒋云. 2022

[5]基于陆地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有忠,赵曾强,王志军,董永梅,谢宗铭. 2022

[6]13份矮生番茄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小娟,陈健晓,李雪峤,伍壮生,吴月燕,高芳华. 2022

[7]石河子棉花品种评价和种质资源分析. 刘文豪,邵丽萍,余渝,王旭文,田琴,宁新柱,赵福相,孔宪辉. 2022

[8]68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表型分类研究. 林玉虹,杨祥燕,蔡元保,潘如军,崔明勇,叶维雁,曾黎明,黄思婕,李冰. 2023

[9]艾纳香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肖永锋,黄梅,于福来,陈振夏,廖丽,庞玉新. 2021

[10]海南地方豇豆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伍壮生,吴月燕,李雪峤,王小娟,高芳华. 2023

[11]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春,齐海英. 2020

[12]基于表型性状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韩志刚,谢锐,金晓蕾,郭斌煜,郭景山. 2021

[13]马铃薯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颉瑞霞,张小川,吴林科,郭志乾,张国辉,余帮强. 2020

[14]山西省高粱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利用评价. 张桂香,史红梅,宋旭东. 2008

[15]山东省茄子种质资源及其利用. 曲士松,刘维信,丁兆堂,黄宝勇. 1999

[16]山西省高梁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利用评价. 张桂香,史红梅,宋旭东. 2008

[17]11份野生金荞麦资源的性状表现与聚类分析. 邓蓉,向清华,王安娜,张定红,罗启华. 2014

[18]江苏二棱大麦农艺、籽粒和品质性状的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沈会权,张英虎,栾海业,吴昌庚,乔海龙,臧慧,陈健,陶红,陈和. 2016

[19]利用SSR标记和表型性状聚类分析食味优良粳稻多样性. 李金州,朱镇,张亚东,赵凌,王才林. 2009

[20]浙江省沿海地区南瓜地方品种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郁永明,李鲁峰,俞信英,沈晓岚,潘钢敏,楼春燕,俞少华,王炜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