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质量控制为手段 提高玉米发芽率检测规范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优颖
作者: 杜优颖;陈积山;孙德全;杨国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种子;检测;发芽率;鉴定
期刊名称: 种业导刊
ISSN: 1003-4749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5-10
摘要: 发芽率是种子检测中是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种子价格与田间出苗情况。涉种单位和个人的发芽率检测技术操作规范性与检测部门相比多有不足,因此,将仟样、样品配置、置床试验、幼苗鉴定、试验有效性判定等技术流程,进行标准化的技术质量整合研究,旨在服务三农,把好检测关卡,减少由于发芽率检测误差造成的涉种纠纷。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主要因素. 王亚莉,王兆川,马新春. 2016
[2]玉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相关性分析. 王建国,李泉木,滕涛. 1999
[3]铬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丽君,郑普山,周怀平,谢苏婧. 2001
[4]玉米种子储藏技术研究. 温东强,邢钇浩,覃初贤,覃欣广,望飞勇. 2021
[5]镉对玉米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李丽君,郑普山,谢苏婧. 2001
[6]草甘膦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李伟绮,赵建华,孙建好. 2014
[7]提高杂交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有效途径. 王世荣,黄欣,高瑞红. 2015
[8]毛巾法测定高粱种子发芽率操作事项. 檀辉,邓文生,高忠. 2007
[9]国内新型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张倩,陶洁,张东,区炳明,林航,杨颖,张信军,朱礼倩,王建业,贺生中,孟婷,谢静,朱国强. 2017
[10]柚类果树叶片斑病驳病的病原鉴定与检测. 田亚南,李韬. 1999
[11]AM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张伟珍,李应德,闫智臣,段廷玉. 2018
[12]草类植物微生物实验室的杂菌种类及其来源. 胡进玲,古丽君,曹师,成凤花,李彦忠. 2018
[13]常见有毒蘑菇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高洁,王楠,谢瑞彬,陈爱亮,檀建新. 2022
[14]我国49种线状植物病毒分子鉴定及其基因组研究. 陈剑平,陈炯,郑红英,林林,程晔,史雨红,鲁宇文. 2007
[15]辣椒病毒病检测技术和抗性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 2008
[16]多杀性巴氏杆菌检测、鉴定和分型研究进展. 高明燕,徐步,赵宝华,范建华,龚建森,刘学贤. 2010
[17]入侵害虫西花蓟马检测及其防治策略. 武海斌,路兴波,孙红炜,赵建忠,张坤鹏,范昆,孙瑞红. 2012
[18]无核荔枝僵果病的病原菌鉴定、入侵途径及快速检测技术. 王伟博,李松刚,胡美姣,曹学仁,李敏,李焕苓,李芳,高兆银. 2024
[19]犊牛腹泻症的病原学检测及鉴定. 苗书魁,王俊伟,陆桂丽,汪萍,王杰,魏玉荣,魏婕,米晓云,沙依兰·卡依扎. 2024
[20]食源性致病菌MALDI- TOF MS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周千渝,张延国,黄成才,谢景丽,高青珍,刘肃.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相同积温条件下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韩微波;杨国伟;孙德全;林红;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熟期;含水量;积温条件
-
寒地早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LY3-6的选育及诱导效果研究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范金生;李东林;杨国伟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单倍体诱导率
-
芽孢杆菌与化学杀菌剂复配防治葡萄灰霉病的研究
作者:尹向田;迟军利;韩星;李廷刚;刘其宝;魏彦锋;杨国伟;袁丽芳
关键词:葡萄灰霉病;杀菌剂;生防芽孢杆菌;复配;防治
-
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范金生;吴建忠;杨国伟
关键词: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综合评价;黑龙江省
-
葡萄VvMET1-1基因在葡萄和拟南芥中的功能研究
作者:王风霞;丁亭亭;刘蕙萍;李科;杨国伟;李傲;张庆田;Chebukin Pavel;任凤山;王鹏飞
关键词:葡萄;胚性愈伤组织;VvMET1-1;转录组测序
-
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育893
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关键词: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育893
-
早熟宜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龙育73的选育
作者:林红;孙德全;李绥艳;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范金生;杨国伟;吴建忠
关键词:早熟;宜机收;龙育73;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