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牵牛的品种类型及种植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志祥

作者: 丁志祥;岳永超;皮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矮牵牛;品种类型;种植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ISSN: 1673-890X

年卷期: 2009 年 3 卷 04 期

页码: 28-32

摘要: 介绍了按生长习性和商业特性对矮牵牛品种作的分类;阐述了矮牵牛的种植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移植上盆、管理养护、病虫防治等。

分类号: S681.9

  • 相关文献

[1]蓝藻沼液对矮牵牛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 佘旭东,刘凤军,宋英,沈明星. 2013

[2]不同基因型矮牵牛高频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吕晋慧,王玄,王媛,杨明霞. 2011

[3]主成分分析法在矮牵牛种苗质量评价上的应用. 刘洪见,郑坚,张旭乐,陈义增,钱仁卷,张庆良,章莉莉. 2017

[4]矮牵牛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鲁娇娇,陶承光,王平. 2009

[5]矮牵牛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 鲁娇娇,张青,王平,侯超. 2013

[6]F3′5′H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与矮牵牛遗传转化. 司爱君,祝建波,李吉莲,邓福军. 2008

[7]矮牵牛花药培养的研究. 庞海峰,王平,姜策. 2007

[8]矮牵牛同源多倍体诱导及其初期表型差异分析. 蒋卉,袁欣,冯乃馨,张晶,李艳敏,符真珠,高杰,董晓宇,王慧娟,王利民,张和臣. 2019

[9]土壤水分调控对矮牵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白艳荣,蒋亚莲. 2019

[10]矮牵牛BBX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对不同光质的表达响应. 符真珠,蒋卉,王锐,王慧娟,李艳敏,徐梦岚,晁亚琮,董晓宇,高杰,王利民,张和臣. 2021

[11]矮牵牛F3'5'H基因在花瓣呈色中的作用解析. 符真珠,王锐,张泰然,王慧娟,高杰,李艳敏,蒋卉,王利民,袁欣,李彦邦,张和臣. 2021

[12]盆栽矮牵牛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杨正涛,刘东升,郝亮,马征,董晓霞,郑福丽,别庆福,张柏松,徐兴振. 2020

[13]转查耳酮合酶基因矮牵牛共抑制的研究. 李艳,惠有为,张仲凯,黄兴奇,李毅. 2001

[14]矮牵牛查尔酮黄烷酮异构酶(chiA)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测序. 范惠琴,姚泉洪,黄晓敏,彭日荷. 1998

[15]上海矮牵牛(Petunia hybrida)病毒病的毒源鉴定. 周正来,袁贤溶,汪树俊,蒋震同. 1993

[16]龙园系列矮牵牛新品种‘元首’、‘白蝶’、‘乐娃’. 贾兰虹,孟丽芬,鹿英杰,张毓. 2006

[17]矮牵牛的组织培养. 白玛玉珍,刘正玉,达瓦卓玛. 2003

[18]矮牵牛‘漫波红色’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 董亚茹,王照红,杜建勋,陈传杰,赵东晓. 2016

[19]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转化矮牵牛. 王锡锋,周广和,冯惠,任桂芳. 2005

[20]“想不到”生物肥对矮牵牛苗期生长影响的研究. 旺堆,王喜龙,朱荣杰,李艳峰,蒋兵涛.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