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量与灌水方式对夏玉米土壤CO2排放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乐

作者: 杨乐;曹辉;付媛媛;高阳;刘战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玉米;交替滴灌;CO2排放;土壤酶活性;产量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11 期

页码: 31-39,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寻灌水量和灌水方式对夏玉米农田土壤CO2排放及产量的影响,提出节水稳产减排的灌溉管理措施.[方法]设置常规滴灌(DI)和交替滴灌(ADI)2种灌水方式,灌水量设置为36 mm和27 mm,共4个处理,分别记为36DI、27DI、36ADI、27ADI.采用Li-8100A测定土壤CO2排放通量,研究灌水量和灌水方式对玉米农田土壤CO2排放通量、累积排放量、土壤酶活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土壤CO2排放与土壤充水孔隙度(WFPS)和土壤温度的关系.[结果]与DI处理相比,ADI处理土壤CO2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12%~17%.36 mm灌水量处理CO2累积排放量较27 mm灌水量处理增加,但增加幅度受灌水方式影响.土壤CO2排放通量与0~10 cm的WFPS、土壤温度及其交互作用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灌水量与灌水方式通过影响WFPS、土壤温度来改变土壤酶活性,是其影响土壤CO2排放的调控机制之一.灌水量、灌水方式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玉米产量.27ADI处理的产量较36DI处理降低8.7%,但CO2累积排放量减少19%.[结论]27ADI处理在保证玉米产量同时减少了玉米生育期内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是一种节水稳产减排的灌水模式.

分类号: S274%S145

  • 相关文献

[1]沼液灌溉对冬麦田CO_2、N_2O排放及土壤因子的影响. 沈仕洲,王风,薛长亮,张克强. 2015

[2]交替滴灌配施硝化抑制剂对夏玉米土壤氨挥发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杨乐,曹辉,付媛媛,张莹莹,高阳,刘战东. 2023

[3]黄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CO_2排放研究. 孔郑,龙瑞军,孙步功,尚占环,冯瑞章,李秋娜. 2008

[4]不同生物质炭对酸化茶园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 孙贇,何志龙,林杉,张水清,柳维扬. 2017

[5]滴灌对干旱区春小麦田土壤CO_2、N_2O排放及综合增温潜势的影响. 郭树芳,齐玉春,罗小玲,刘长勇,彭琴,闫钟清,董云社. 2016

[6]松嫩平原玉米田土壤CO_2排放规律与碳平衡特征. 龚振平,朱捷,宋秋来,马春梅,李中韬. 2015

[7]不同施肥措施下菜地CO_2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 王利民,黄东风,罗涛,李卫华,邱孝煊. 2015

[8]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CO_2排放特征研究. 张国明,郭李萍,史培军,林而达,王静爱,缪驰远. 2007

[9]填闲作物对烤烟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韩会阁,李俊营,王孟孟,常栋,郭芳阳,吴照辉,宋艳丹,阎海涛. 2024

[10]不同管理措施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田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研究. 张贺,郭李萍,谢立勇,林淼,叶丹丹,阎宏亮. 2013

[11]外加碳氮对不同有机碳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 田亚男,张水清,林杉,Muhammad Shaaban,何志龙. 2015

[12]添加生物黑炭对茶园土壤CO_2、N_2O排放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磊,翁伯琦. 2015

[13]不同管理措施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田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研究. 张贺,郭李萍,谢立勇,林淼,叶丹丹,阎宏亮. 2013

[14]长期施肥对春玉米田土壤呼吸及碳平衡的影响研究. 程万莉,雷康宁,王淑英,李利利,樊廷录,李尚中,赵刚,张建军,唐小明,党翼,王磊. 2019

[15]铺料厚度对双孢蘑菇栽培过程酶活性和CO_2排放的影响. 王义祥,叶菁,肖生美,翁伯琦. 2015

[16]植物源药肥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吴传万,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文廷刚,王伟中. 2014

[17]土层置换对大豆土壤酶活性及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苍真名,王秋菊,焦峰,高中超,刘峰,王鹏,翟瑞常. 2016

[18]秸秆及秸秆黑炭对小麦养分吸收及棕壤酶活性的影响. 冯爱青,张民,李成亮,杨越超,陈宝成. 2015

[19]控释氮肥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 冯爱青,张民,李成亮,杨越超. 2014

[20]栽培模式对甘肃旱区胡麻地土壤酶活性及胡麻产量的影响. 陈军,王立光,叶春雷,李进京,欧巧明,罗俊杰.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