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不同种植制度农田土壤肥力长期演变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宫殿林

作者: 宫殿林;张文钊;罗尊长;高菊生;郑超;洪曦;曾希柏;董春华;程爱武;汤春纯;李荣;何运祥;毛卫华;涂赛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综合肥力;长期定位试验;农田;种植制度

期刊名称: 农业现代化研究

ISSN: 1000-0275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06 期

页码: 1120-11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明确不同种植制度农田肥力长期演变特征可为选择合适种植制度以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湖南省12个国家和省级农田长期定位试验点的种植制度试验为研究对象,选择当地习惯施肥条件下的水稻—水稻—黑麦草(RRR)、水稻—水稻—紫云英(RRC)、水稻—水稻—大麦(RRB)、水稻—水稻—冬闲(RRW)和水稻—水稻—油菜(RRO)5种双季稻模式,烤烟—水稻(RT)、水稻—冬闲(RW)、水稻—油菜(RO)和水稻—绿肥(RG)4种一季稻模式,棉花—油菜(CR)、大豆—红薯(SS)和玉米—萝卜(MR)3种旱作模式,研究其土壤基础肥力指标和综合肥力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双季稻模式有机质含量高于旱作模式,长期习惯性施肥条件下,除RRO、RT和RW有机质含量下降外,其余均有上升.RRW、RRO、RT和RW全氮含量相对较高但均有下降,其余则均有增加.RRO和RG碱解氮含量下降明显,而旱作模式均呈增加趋势.RRO和RRW速效磷含量下降明显,而旱作模式年均增加约1.23~4.76 mg/kg.双季稻模式速效钾含量均有下降,而一季稻和旱作模式除RT和MR增加外呈下降趋势或无明显变化.双季稻模式综合肥力下降,而一季稻和旱作模式均有上升.研究表明,湖南省不同种植制度农田肥力变化差异较大,双季稻模式应控氮重钾,一季稻模式应减施氮磷,旱作模式应培肥地力和控施磷肥.

分类号: S158.2

  • 相关文献

[1]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土壤健康研究与展望. 徐明岗,段英华,白珊珊,张文菊,孙楠. 2024

[2]河北省冀中南平原区典型农田土壤肥力演变特征. 孙彦铭,刘克桐,贾良良,段宵燕,杨瑞让. 2016

[3]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国荣,李菊梅,徐明岗,高菊生,谷思玉. 2009

[4]基于Meta-Analysis研究施肥对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蔡岸冬,张文菊,杨品品,韩天富,徐明岗. 2015

[5]我国三种种植制度下农田土壤有机碳、氮关系的演变特征. 申小冉,吕家珑,张文菊,辛景树,任意,徐明岗. 2011

[6]黄土高原果园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杨世琦,张爱平,杨正礼,刘国强. 2009

[7]典型区域果园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研究. 杨世琦,张爱平,杨淑静,杨正礼,刘国强. 2009

[8]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容重的影响. 马俊永,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任图生. 2010

[9]长期施用猪粪红壤稻田土壤Cu、Zn累积规律. 李大明,柳开楼,黄庆海,余喜初,叶会财,胡惠文,徐小林. 2015

[10]长期不同施肥对青海小麦产量和土壤钾素的影响. 张亚丽. 2013

[11]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任顺荣,邵玉翠,高宝岩,王德芳. 2006

[12]长期施肥对水田和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活性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王桂跃,苏婷,韩海亮,谭禾平,包斐,赵福成. 2018

[13]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技术. 范平,李清华,王飞. 2020

[14]不同施肥管理下水旱轮作水稻土磷含量的演变. 吴春艳,刘晓霞,陈义,李艳,唐旭,陆若辉. 2019

[15]长期施用牛粪对松嫩平原盐渍化土壤质量的影响(英文). 孟庆峰,张娟,李欣伦,屈晓泽,李伟彤. 2017

[16]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赤红壤旱地花生-甘薯轮作体系产量稳定性研究. 李娟,张立成,章明清,王煌平,张辉,张永春. 2021

[17]华北平原长期施肥和耕作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李凡,李江叶,郝晋珉,牛灵安. 2018

[18]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林治安,赵秉强,袁亮,Hwat Bing-So. 2009

[19]施用不同肥料对稻田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长期影响. 王胜佳,陈义,吴春艳,王家玉,李实烨. 2004

[20]河北省潮土长期定位施钾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贾良良,韩宝文,刘孟朝,李春杰,邢素丽,孙彦铭.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