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雨养农田绿肥作物轮作休耕技术措施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仰徽

作者: 赵仰徽;齐向辉;任稳江;车宗贤;任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休耕;耕作措施;绿肥;轮作;土壤水分;理化性状

期刊名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ISSN: 1003-7578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23-1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休耕地科学合理的管护方式,以半干旱生态退化区耕地为研究对象,设置毛苕子→春油菜→箭筈豌豆(R1)、春油菜→箭筈豌豆→毛苕子(R2)、箭筈豌豆→毛苕子→春油菜(R3)3个不同绿肥作物轮作序列,及撂荒(CK1)、裸闲(CK2)共5个处理,开展3年定位试验,通过系统监测不同处理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养分等指标参数,明确不同处理对休耕地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轮作处理可年生产绿肥干物质2257.5-3478.3kg·hm-2,其年均农田土壤水分耗散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69-71.36mm,但绿肥干物质还田使0-20cm土层有机质较撂荒和裸闲处理显著提高了8.87%-32.8%。R3处理一个轮作周期的绿肥总干物质还田量较R1、R2处理增加了54%、19.9%,水分总耗散量较R1、R2、CK1、CK2处理增加了62.98mm、29.14mm、140.34mm、202.78mm,水分生产效率较R1、R2处理提高了39.3%和21.4%;3年轮作结束后,0-40cm土壤容重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介于1.151-1.219g·cm-3之间;R3处理0-20cm土层有机质分别较R1、R2、CK1、CK2处理提高了27.5%、2.6%、44.5%、18.4%。综合来看,传统撂荒和裸闲方式耕地质量恢复较慢,合理的绿肥轮作还田可有效加快耕地质量恢复,以箭筈豌豆→毛苕子→油菜轮作还田方式效果最佳,可在半干旱生态退化区推广应用。

分类号: S344.1

  • 相关文献

[1]不同轮作休耕下潮土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南镇武,刘柱,代红翠,张磊,王娜,徐杰,刘开昌,孟维伟,王旭清. 2021

[2]不同种植模式对黑龙江黑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聪,李明,邱广伟,王立春,刘玲玲,王怀鹏,庞泽,唐春双,孙继英. 2023

[3]黄土高原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作用效应. 杨凯,冯永忠,李永平,杨世琦,杨改河. 2009

[4]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和燕麦产量的影响. 刘霞,刘景辉,李立军,田露,马苗苗,王立秋,张磊. 2015

[5]耕作方式对东北雨养区农田水热与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宋振伟,郭金瑞,任军,闫孝贡,郑成岩,邓艾兴,张卫建. 2013

[6]旱作农田不同耕作土壤呼吸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 张丁辰,蔡典雄,代快,冯宗会,张晓明,王小彬. 2013

[7]不同冬闲绿肥轮作处理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指标的影响. 宁晓光,赵秋,张新建,程文娟. 2019

[8]烤烟-绿肥轮作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文军,薛开政,杨继周,胡保文,付利波,尹梅,陈检锋,王伟,王志远,王应学,李延润,陈华. 2022

[9]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对水稻种子内生细菌的 影响及促生功能评价. 赵霞,张子强,夏振远,Kyu Kyu Thin,郭鹤宝,何山文,高菊生,张晓霞. 2020

[10]绿肥-水稻轮作体系中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诸海焘,余廷园,田吉林. 2008

[11]轮作条件下免耕对黄土高原旱作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郭晓霞,刘景辉,田露,李立军,赵宝平,张向前. 2012

[12]轮作及绿肥不同利用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姚致远,王峥,李婧,鱼昌为,曹群虎,曹卫东,高亚军. 2015

[13]七月果园农事. 张承安,李岩. 1996

[14]宁南山区保护性农业措施对冬小麦农田休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 董立国,袁汉民,蔡进军,ALLEND · McHugh,潘占兵,马璠,张源润,李生宝. 2015

[15]翻压绿肥对土壤水分及氮淋失量的影响. 姚单君,张钦,张爱华,冉斌,牛雅琼,况胜剑,王文华,朱青. 2021

[16]几种茶园绿肥的产量及对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 王建红,曹凯,傅尚文,舒爱民,张优,吴旬. 2009

[17]耕种方式对黄壤旱耕地绿肥生长发育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蒋太明,陈旭晖. 1993

[18]绿肥阻控贵州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应用. 朱青,崔宏浩,张钦,林海波,陈正刚,曹卫东. 2016

[19]不同草种用于茶园绿肥的生物产量特性及对土壤水分、温度变化的影响研究. 王建红,曹凯,傅尚文,舒爱民,张优,吴旬. 2008

[20]夏闲期种植翻压绿肥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赵娜,赵护兵,鱼昌为,段长林,李可懿,曹群虎,曹卫东,高亚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