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主要性状与原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刚

作者: 杜刚;刘其宁;赵振玲;吴学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麻;原茎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6 年 19 卷 04 期

页码: 568-57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16个亚麻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小区原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与原茎产量的关联度不同,其关联序为:株高>工艺长度>单株茎重>生长日数>茎粗>分茎数>千粒重>分枝数>着粒数。因此,在亚麻品种选育过程中应侧重对株高,工艺长度长,单株茎重等主要性状的研究。

分类号: S563.2

  • 相关文献

[1]冬闲田亚麻品比试验. 傅福道,金关荣,鲍任林,华成华. 2004

[2]微量元素对亚麻原茎产量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杜刚,刘其宁,吴学英. 2009

[3]影响云南亚麻原茎产量的几个因素分析. 邱财生,薛召东,郝冬梅,张晓平,黄海燕,王玉富. 2010

[4]利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优化亚麻栽培技术研究. 邱财生,龙松华,郭媛,邓欣,郝冬梅,钟国乾,王玉富. 2014

[5]氮磷钾肥料对亚麻原茎产量及纤维含量的影响. 陈大鹏,马文东,姚文秋. 2008

[6]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亚麻芽期耐镉鉴定指标的选取. 张加强,史小华. 2017

[7]基于GIS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分析. 王春平,罗坤,朱启迪,李丹,赵惠燕. 2011

[8]北方早熟玉米9个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立秋. 2001

[9]糜子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品种选育侧重性状探讨. 杨如达,李海,林凤仙,梁海燕. 2017

[10]大豆品种(系)在桂北地区适应性鉴定的产量与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孙玉勇,何雪丹,蒋明健,钟坤,莫皓蓝,陈伟,李家文. 2017

[11]灰色关联度在吉林省早熟玉米品种中的应用. 赵万庆,刘文国,周旭东,马英杰,王绍平. 2008

[12]灰色关联度对香料烟品种资源的综合评估. 苏泽春,张红梅,魏团仁,陈于福,李国鹏,刘光华. 2008

[13]26份油葵品种(系)产量与农艺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董红业,刘胜利,柳延涛,吕增帅,段维,王鹏. 2023

[14]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24个绿豆新品种(系)在桂南地区的田间性状表现. 陈燕华,李经成,李荣丹,唐建淮,罗高玲. 2020

[15]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绿豆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 朱慧珺,赵雪英,闫虎斌,张耀文. 2015

[16]21个纤用亚麻品种在黑龙江省的适应性研究. 宋喜霞,吴广文,康庆华,袁红梅,黄文功,姜卫东,耿龙飞,于丁一,宋玉柱,李德生,倪贤博. 2021

[17]播种期对亚麻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杜刚,白永刘,毕永兴,刘其宁. 2009

[18]不同耕作方式对冬播亚麻成苗及原茎产量的影响. 金关荣,傅福道,韦茂兔. 2007

[19]大麻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房郁妍,宋宪友,张利国,郑楠,赵东升. 2014

[20]亚麻的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及光合特性与原茎产量的关系. 徐丽珍.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