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加一体化的理论初探与政策建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国刚

作者: 王国刚;刘合光;刘静;李芸;钱静斐;吴国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养加一体化;内涵;理论基础;发展路径;政策含义

期刊名称: 农业现代化研究

ISSN: 1000-0275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5 期

页码: 871-8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推动种养加一体化是加快转变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系统分析种养加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上,阐述我国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现状特征及问题,探讨推动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认为,种养加一体化的本质是发展"以养带种、以加促养"的产业链结构,核心是构建产业链各环节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协调机制,目标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得参与主体共享增值收益,同时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当前存在种养加各环节联系不紧密、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一体化发展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等问题,建议通过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创新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和鼓励规模化种养基地建设等方面推动种养加一体化发展,从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强化金融信贷支持和加强科技支撑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撑保障。

分类号: F326.3`F326.5

  • 相关文献

[1]农村家庭生物质能可持续利用理论基础初探. 周中仁. 2009

[2]“粮改饲”试点推进探索. 杨春,韩振. 2017

[3]当前中国粮食适度进口的战略分析. 陈博文,朱立明,钟钰. 2014

[4]经济全球化下福利国家制度面临的挑战. 王锡源,叶献伟. 2007

[5]环境管理分区:理论基础及其与环境功能分区的关系. 黄宝荣,张慧智,李颖明. 2010

[6]循环农业内涵及典型模式研究进展. 章甜甜,闫晓明,郑露露,陶敬,董雪云,何成芳,朱鸿杰. 2017

[7]奶牛养殖小区发展规模确定的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分析. 韦秀丽,施正香,李萍,孙建国,高立洪. 2007

[8]植物化学诱变技术在育种中的运用及其进展——Ⅰ.化学诱变技术及诱变效率. 董颖苹,连勇,何庆才,徐涵. 2005

[9]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推进的理论基础与成效分析. 刘建华,王道龙. 2008

[10]油茶低产林分技术改造的理论与实践. 陈良秋,王兴胜,杨伟波,李艳,董志国,王永,付登强,牛晓庆. 2012

[11]甘肃半干旱区集水农业用水模式及深化研究的思考. 杨封科,高世铭. 2004

[12]家庭经营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研究. 徐磊,李东平,杨普. 2016

[13]基于生命需水信息的作物高效节水调控理论与技术. 康绍忠,杜太生,孙景生,丁日升. 2007

[14]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现实选择与推动策略. 崔凯,郭静利. 2014

[15]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王鹏,徐渊金,孙健,李昌宝,李丽. 2012

[16]设施栽培作物高效用水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刘浩,孙景生. 2014

[17]再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 甄霖. 2000

[18]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探究. 李海燕,韩萍,王玮,侯长希. 2009

[19]完善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长效机制的建议. 吕珂,徐世艳,杜鹃,侯倩倩,赵泽民,王佳江. 2013

[20]农业科研单位研究所标准化建设体系的构建与探析. 吴永志,戚行江,谢鸣.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