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及利用现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宗福

作者: 韩宗福;王景会;申贵芳;赵逢涛;王宗文;李汝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1 年 16 卷 03 期

页码: 36-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实现强优势组合三系配套是解决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瓶颈,促进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类型;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产生的机理,阐述了育性恢复的遗传方式、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和遗传定位、恢复基因的图位克隆及三系杂交棉的研究进展;对三系杂交棉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与利用.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 2008

[2]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董德坤,高莎,刘乐承,杨清华,朱丹华. 2012

[3]M型杂交大豆研究进展与展望. 张磊,戴瓯和,黄志平,李杰坤,张丽亚,胡晨. 2004

[4]M型杂交大豆育种研究进展. 张磊,张丽亚,李杰坤,黄志平,胡晨,戴瓯和. 2004

[5]水稻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黄文超,朱仁山,李绍清,朱英国. 2013

[6]K-19小麦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体系的研究. 程俊源,孙国庆,刘录祥,赵林姝,吕秀霞. 1996

[7]K-19小麦雄性不育-育性体系的研究. 程俊源,孙国庆,刘录祥,赵林姝,吕秀霞. 1996

[8]棉花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程静,房卫平,谢得意,孙玉堂,吕淑平. 2006

[9]棉花恢复系中含有26S rRNA序列的GH18Rorf392基因克隆. 吴巧雯,宋洋,张锐,王远,郭三堆. 2008

[10]棉花胞质不育育性恢复候选基因载体构建及其功能初步分析. 郭立平,戚廷香,张学贤,唐会妮,王海林,乔秀琴,吴建勇,邢朝柱. 2016

[11]病毒诱导棉花PPR基因沉默载体构建及其转化. 郭立平,戚廷香,王海林,张学贤,唐会妮,乔秀琴,吴建勇,邢朝柱. 2015

[12]棉花恢复系中含有26SrRNA序列的GH18Rorf392基因克隆. 吴巧雯,宋洋,张锐,王远,郭三堆. 2008

[13]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_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分析. 胡新燕,李卫华,丁震乾,王阶祥,杨峰. 2002

[14]中棉所29号配套栽培技术及高产开发研究. 刘圣田,韩长胜,李泽田,朱和民,冯俊芝,张玉花,刘继永. 1999

[15]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_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胡新燕,李卫华,丁震乾,王阶祥,杨峰. 2002

[16]中国杂交棉步入生产的发展历程. 邢以华. 2007

[17]棉花核不育系GA18产量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张超,黄文娟,牟方生,杨泽湖,戢沛城,龚一耘,马炳田,毛正轩. 2010

[18]棉花核不育的二级繁殖及利用. 黄观武,苟云高,张东铭,江卫,张相琼. 1992

[19]四川杂交棉花的研究和利用. 黄观武,张东铭,黄荣先,苟云高,施尚泽,王洪谷,曹鉴忠,江卫. 1988

[20]46个棉花三系组合杂种优势研究简报. 韦贞国,易先达,张成.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