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黄腐酸结构组成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启明

作者: 朱启明;王亚男;郑重;曾希柏;许立阳;张洋;李雨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腐酸;结构组成;小麦种子发芽;小麦苗期生长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02-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了找出秸秆源黄腐酸(Stalk fulvic acid, SFA)可以作为矿源黄腐酸(Fulvic acid, FA)和生化源黄腐酸(Biochemical fulvic acid, BFA)替代物的原因,探讨不同黄腐酸结构组成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碳谱技术分析不同黄腐酸的结构组成。以冬小麦GY18204为材料,通过小麦根长、苗长、苗干重、根鲜重以及根活力等相关指标明确不同黄腐酸对小麦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通过结构分析发现SFA与BFA结构类似,与FA化学结构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SFA和BFA具有更多糖类物质和连氧芳香碳等不稳定和功能化基团,FA具有更多羧基等稳定和功能化较少基团。不同黄腐酸对小麦发芽期均有促进效果,FA可促进小麦发芽的浓度范围更大,BFA和SFA只有施加20和40 mg L-1的较低浓度可以促进小麦发芽,高浓度表现出抑制效果。适当降低氮、磷钾肥的用量后配施黄腐酸可显著促进小麦苗期生长,SFA可使根长和苗长提高20~50%,使苗干重和根鲜重提高80~150%,使根活力提高200~240%。FA可使根长和苗长增加50~80%,苗干重和根鲜重提高90~160%,根活力提高220~250%。由此可知,当黄腐酸浓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其对小麦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不同来源黄腐酸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具有更多不稳定和功能化基团的SFA和BFA在较低的浓度下促进小麦生长,而具有更多稳定和功能化较少基团的FA需要较高的浓度来促进小麦生长。研究结果为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制备黄腐酸及新型生物肥料提供了科学参考。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JP75/200型卷盘式移动喷灌机的研制. 徐海航,袁兴茂. 2015

[2]乌龙茶多糖分离提纯及其组分分析. 陈梅春,张海峰,陈峥,潘志针,朱育菁,刘波. 2016

[3]类胡萝卜素β-隐黄质结构组成及生物功能概述. 陈利青,宋利文,高民. 2018

[4]鸽蛋蛋白透明度研究进展. 卜柱,常玲玲,付胜勇,汤青萍,穆春宇,张蕊. 2021

[5]海南东寨港流域土壤-溪流连续体溶解态黑碳分子特征及其界面转化机制. 王全超,吉恒宽,李思敏,李财生,侯正伟,邓万刚,吴治澎,王登峰. 2023

[6]黄腐酸土壤改良剂对大豆耗水动态、养分吸收和水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王晓娟,杜太生,纪莎莎,陆红娜,吴迪. 2015

[7]含黄腐酸复合添加剂对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王海荣,金海,薛树媛,曹秀月,郭天龙,仝宝生. 2012

[8]黄腐酸对秋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周全卢,李育明,徐成勇,何素兰,黄迎冬,杨洪康,王梅,刘莉莎. 2017

[9]肉羊浓缩料中添加黄腐酸和苦豆籽渣的育肥效果. 薛树媛,金海,李长青,田丰,郭天龙,尤美云,仝宝生,陈大勇,于长青. 2011

[10]黄腐酸旱地龙开发与应用抑制蒸腾剂的节水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验收评价报告. 甘吉生,朱遐玲. 1996

[11]硝酸盐胁迫下黄腐酸对小白菜活性氧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庞强强,孙光闻,蔡兴来,周曼,赵枢纽,李德明. 2018

[12]黄腐酸对NaCl胁迫下茶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丁丁,郭艳超,鲁梦莹,左永梅. 2019

[13]含黄腐酸和苦豆籽渣添加剂对夏季放牧羔羊的育肥效果. 李长青,金海,薛树媛,郭天龙,田丰,仝宝生,陈大勇,于长青. 2012

[14]黄腐酸对秋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英文). 周全卢,李育明,徐成勇,何素兰,黄迎冬,杨洪康,王梅,刘莉莎,唐明双. 2017

[15]黄腐酸滴灌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玉苏甫·牙生,刘国宏,朱锦泉,李青军. 2019

[16]三种滴灌肥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唐光木,黄微,卢丽,程余军,何家全,邵华伟,徐万里. 2021

[17]连续浇灌腐植酸对柠檬品种'云柠1号'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张汉琪,戴伟锋,李宝才,李进学,张敉. 2021

[18]黄腐酸与氮肥配施对滴灌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芦大伟,李青军,陈署晃,耿庆龙,赖宁,刘国宏. 2019

[19]黄腐酸液体配方肥对大棚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闫嘉欣,常青,杨治平,黄高鉴,张强,王永亮,郭彩霞,郭军玲. 2019

[20]喷施外源物质与灌水对生菜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李艳梅,杨俊刚,张琳,廖上强,孙娜,孙焱鑫.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