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机械化修剪对妃子笑荔枝树体生长及坐果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静
作者: 王静;郭栋梁;吕新民;黄欣欣;韩冬梅;李建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妃子笑’荔枝;模拟机械修剪;叶片光合;枝梢生长;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24 期
页码: 59-6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探索'妃子笑'荔枝合理的修剪强度和机械化修剪模式.以'妃子笑'荔枝为材料,比较采果后不同修剪强度及4种模拟机械化修剪方式,包括南侧篱壁型、北侧篱壁型、东侧篱壁型和平头型修剪,对叶片和枝梢的生长以及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平头型修剪处理的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和成熟叶片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以修剪枝条直径在2.0~2.5 cm的中度修剪效果最好.中度平头型修剪处理的末次梢长度与粗度均显著高于篱壁型修剪处理;而中度东侧篱壁型修剪处理的末次梢和梢上成熟叶片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中度平头型修剪处理和对照,提高了产量.因此,中等强度的平头型和东侧篱壁型修剪能显著提高枝梢质量及产量,是适宜'妃子笑'荔枝的机械化修剪模式.
分类号: S667.1
- 相关文献
[1]模拟机械修剪方式对桂味荔枝树体生长及坐果的影响. 王静,黄欣欣,郭栋梁,黄石连,韩冬梅,李建光. 2022
[2]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转移的影响. 刘恩科. 2011
[3]土壤和叶水势对植物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何峰,李向林,万里强. 2009
[4]低温对甜椒幼苗光合作用弱光耐受性的影响. 眭晓蕾,毛胜利,王立浩,李伟,张宝玺,张振贤. 2007
[5]油菜短柄叶光合衰退的生理响应分析. 李俊,张春雷,马霓,余利平,李玲. 2011
[6]不同铁肥对葡萄叶片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周瑞金,贾凤芹,徐国益,于会丽,邵微,司鹏. 2024
[7]拉枝对“宁海白”白沙枇杷枝梢生长与成花的影响. 徐文荣,陈巍,林绍生,黄品湖,郭秀珠. 2015
[8]9种莲雾在贵州南部的适应性比较. 张绿萍,金吉林,陈守一. 2015
[9]‘桂味’荔枝采后修剪基枝剪口不同径粗对枝梢生长结果影响评价. 秦兴华,陈艳艳,陈春帆,黄川,陆家明,丁峰,卢美英,彭宏祥. 2023
[10]环割对柿枝梢生长和坐果的影响. 李志庭,黄雄峰,黄新忠. 2007
[11]避雨设施葡萄对套种枇杷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许奇志,邓朝军,蒋际谋,陈秀萍. 2023
[12]不同回缩修剪部位对芒果枝条生长和开花坐果的影响. 王令霞,李新国,陈业渊,李绍鹏,吴海柱. 2010
[13]3种砧木对金手指葡萄生长与果实性状的影响. 程建徽,吴江,雷鸣,吴永华. 2009
[14]柿高接时间和接穗类型对接后枝梢生长的影响. 李志庭,黄新忠,黄雄峰. 2007
[15]控梢灵对荔枝枝梢生长的影响试验. 潘建平,曾扬,林志雄,梁正华,田世尧,袁沛元. 2003
[16]间伐回缩修剪对荔枝树体营养及成花坐果的影响. 邱燕萍,袁沛元,凡超,张邦跃,李志强. 2015
[17]桑园隔年伐条技术初报. 李开林,杨胜特,胡仕叶,万昌荣,罗朝斌. 2009
[18]种植密度及行距对马铃薯宣薯2号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秦智慧,邓禄军,夏锦慧. 2012
[19]大麦种质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乔海龙,沈会权,陈健,陶红,臧慧,栾海业,张英虎,陈和. 2015
[20]地膜覆盖对食用型甘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宋吉轩,毛堂芬,李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全球苹果相关农药研究态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尚愉涵;崔浩;单文宠;王静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苹果相关农药;VOSviewer分析;Web of Science
-
花生产业"三链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作者:张夏;景丽;上官彩霞;孟瑶;王静
关键词:花生产业;“三链协同”;河南
-
基于Ecopath模型的增殖放流对南朗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者:冯瑞玉;陶峰;郭禹;秦传新;孙金辉;吴一桂;王静
关键词:Ecopath模型;增殖放流;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生态容纳量;南朗水域
-
有机物料还田对甘薯固碳效应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作者:王静;朱猛;赵鹏;朱晓亚;张强强;于永超;刘明;靳容;唐忠厚
关键词:甘薯;有机物料;净初级生产力;土壤呼吸;碳排放效率
-
徐紫薯8号优选栽插密度与氮钾施肥方案研究
作者:刘明;靳容;于永超;赵鹏;张强强;朱晓亚;王静;唐忠厚
关键词:紫薯;密度;氮钾配比;产量;品质
-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作者:王静;谢鹏远;周菲;佟博通;狄成乾;黄绪堂;马军;王文军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品种选育;龙食葵8号;栽培技术
-
2004-2022年徐州地区气候因子及小麦区域试验品系性状演变分析
作者:刘立伟;刘静;王静;易媛;朱雪成;张娜;张会云;马红勃;刘东涛;冯国华
关键词:小麦;淮北地区;气候;区域试验;农艺性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