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状间的相关性与生态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亚文

作者: 曾亚文;李绅崇;普晓英;杜娟;杨树明;刘昆;桂敏;张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耐冷性状;生态差异;核心种质;地方品种;孕穗期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6 年 20 卷 03 期

页码: 265-2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548份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为材料在昆明自然低温平均18℃(冷害)和温室23℃条件下进行了孕穗期耐冷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生态差异分析。冷害条件下云南稻核心种质形态性状均与孕穗期耐冷性有关,耐冷指标性状每穗实粒数、穗颈长、每穗秕粒数、穗下节长、花药长及其体积、1~2节长与结实率呈较高的(≥0.549**)极显著(n=548,R0.01=0·112**)相关;相反,温室条件下仅有每穗实粒数、秕粒数与结实率相关系数较高。冷害条件下云南稻核心种质的每穗实粒数、花药体积、穗下节长、穗颈长与结实率大小在5个稻作区间的变化规律呈现一致性,这种差异既与株高、穗下节长、穗颈长和1~2节长等耐冷性状有关,又与地州或稻区间的气候和生态差异相联系;而温室条件下云南稻核心种质耐冷性状5个稻作区间差异不大,地州间结实率差异是每穗实粒数和秕粒数差异所致,而与耐冷性状关系不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态下云南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差异.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邰丽梅,杨涛. 2009

[2]云南稻核心种质对土壤无效磷的活化特性及其生态差异. 张浩,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树明,桂敏. 2006

[3]中国粳稻地方品种孕穗期耐冷性评价及聚类分析. 杨志奇,杨春刚,汤翠凤,郭桂珍,余腾琼,张俊国,曹桂兰,阿新祥,徐福荣,张三元,戴陆园,韩龙植. 2008

[4]粳稻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指标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树明,王荔,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 2013

[5]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及其地理分布. 李绅崇,曾亚文,申时全,李本逊,张忠省,戚六花,普晓英. 2004

[6]基于农艺性状指标的山西高粱地方品种核心种质构建. 李萌,秦慧彬,王宇楠,穆志新,杜慧玲. 2021

[7]利用农艺性状研究山西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代表性. 雷梦林,刘霞,李欣,张建华,王宇楠,黄蕊,杜慧玲. 2020

[8]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耐盐性鉴定评价. 张宗琼,杨行海,农保选,曾宇,刘开强,邓国富,荘洁,李丹婷. 2017

[9]不同种源地云南稻核心种质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特征.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杜威,邰丽梅,杨涛,罗曦,王雨辰. 2008

[10]云南粳稻核心种质杂种后代孕穗期耐冷性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邰丽梅,崔虹,易加洪,任雪莲. 2008

[11]山西谷子地方品种初选核心种质构建. 王海岗,温琪汾,乔治军,穆志新. 2019

[12]中国玉米地方品种核心种质花期相关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刘志斋,郭荣华,石云素,蔡一林,曹墨菊,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08

[13]云南稻核心种质BC_1F_2代形态性状的遗传变异.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晓娟,周国华,邰丽梅,张素华. 2007

[14]广西水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及相关分析. 夏秀忠,张宗琼,农保选,杨行海,曾宇,荘洁,刘开强,李丹婷. 2020

[15]中国玉米地方品种的种族划分及其特点. 刘志斋,宋燕春,石云素,蔡一林,程伟东,覃兰秋,黎裕,王天宇. 2010

[16]云南稻核心种质苗期与孕穗期耐冷性特点及关系分析.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邰丽梅,崔虹,易加洪,朱广彬. 2008

[17]小白谷×大理早籼重组自交系耐冷性状遗传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文国松. 2001

[18]玉米种质苗期耐冷性状的遗传分析. 扈光辉,王天宇,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闫淑琴,李国良,王明泉. 2009

[19]冷水胁迫下不同地理来源粳稻品种的耐冷性差异. 刘昌文,郭桂珍,杨春刚,曹桂兰,张俊国,张三元,韩龙植. 2008

[20]云南稻种耐冷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曾亚文,徐福荣,申时全,杨忠义,叶昌荣,邓家有.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