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与纹枯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爱军

作者: 王爱军;舒新月;蒋钰琪;郑爱萍;李平;殷得所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互作;致病基因;抗病基因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纹枯病是由死体营养型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IA亚群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在世界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是限制水稻高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虽然国内外学者针对纹枯病菌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由于该菌寄主范围较广、抗性水稻资源缺乏及其田间抗性鉴定的不稳定性等问题,该病害的研究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挖掘自然界中存在的纹枯病抗源材料,选育抗病水稻品种是防控该病害、降低水稻产量损失,从而最大限度保障全球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稻纹枯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分子机制、抗性水稻基因资源挖掘及其抗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下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机制解析及抗纹枯病水稻育种提供参考。

分类号: S435.111.42

  • 相关文献

[1]玉米小斑病研究进展. 李智强,张祥辉,刘文德. 2023

[2]麦瘟病与小麦抗麦瘟基因研究进展. 王士臻,王教瑜,王艳丽,孙国仓. 2021

[3]贵州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和己唑醇的敏感性测定. 谭清群,何海永,陈小均,陈文,王莉爽,黄露,杨学辉. 2017

[4]水稻纹枯病菌毒素提取及其对水稻的毒性. 李路,王玲,刘连盟,侯恩庆,肖丹凤,黄世文. 2013

[5]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的初步研究. 王玲,黄雯雯,刘连盟,刘恩勇,范锃岚,黄世文. 2009

[6]5个水稻品种对水稻纹枯病菌鉴别能力的比较. 王玲,黄雯雯,刘连盟,刘恩勇,范锃岚,黄世文. 2010

[7]不同抗性水平水稻品种对纹枯病菌毒素的防卫反应与生理差异. 左示敏,陈夕军,陈红旗,徐艳,张家豪,陈羽,陈宗祥,童蕴慧,徐敬友,潘学彪. 2014

[8]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研究进展. 李路,王玲,刘连盟,孙磊,黄世文. 2013

[9]白叶枯病菌拮抗菌筛选及水稻叶围微生物互作研究初报. 赵新华,陈卫良,李德葆. 2000

[10]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吴茂森. 2007

[11]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两年QTL剖析.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梅捍卫,王一平,钟代彬,钱前,应存山,石春海. 2003

[12]水稻苗期耐旱性基因位点及其互作的分析. 滕胜,钱前,曾大力,国广泰史,藤本宽,黄大年,朱立煌. 2002

[13]非寄主互作中抗病信号NO及H_2O_2对水稻细胞过敏反应的诱导机制. 张文蔚,刘莉,韩榕,齐放军. 2007

[14]锰-镉互作对水稻生长和植株镉、锰含量的影响. 覃都,陈铭学,周蓉,曹赵云,朱智伟,邵国胜,王光明. 2010

[15]氮肥水平和移栽密度对新品杂交稻‘蜀优217’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然金,李旭毅,池忠志,柯江,欧阳裕元,郑家国,姜心禄. 2018

[16]镉锰互作对水稻幼苗镉和矿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标金,罗林广,魏益华,张祥喜,聂根新. 2015

[17]控制水稻品种Koshihikari抽穗期的数量性状位点. 张永生,江玲,刘喜,陈亮明,刘世家,翟虎渠,万建民. 2008

[18]水稻近等基因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的生理指标研究. 罗宽,刘毅君. 1999

[19]水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王晓玲,朱海涛,王智权,唐书升,张桂权,余传源. 2019

[20]稻飞虱种群从Bt稻田向非Bt稻田转移扩散的生态学机制. 李云河,彭于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