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模式和氮肥用量对水稻分蘖期生长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广丽

作者: 田广丽;李东伟;甄博;李会贞;周新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灌溉模式;氮肥用量;水稻;生长特征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46-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灌溉模式和氮肥用量对水稻分蘖期主要生长指标性状的影响,寻找节水减肥、水肥高效的稻田水肥管理模式。【方法】以适宜豫北沿黄稻区种植的早熟晚粳稻"五粳04136"和杂交早稻"Y两优3218"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试验主处理设置100、200、300 kg/hm23个氮肥用量(N100、N200、N300),副处理设置干湿交替灌溉(AWD)、浅水淹灌即长期淹水(SW)、湿润灌溉(HI)3种灌溉模式,于水稻最大分蘖期选取每小区长势一致的植株及相应土壤样品测定水稻地上部和土壤养分等相关指标。【结果】水稻分蘖期生物量、分蘖数、株高、耕层土壤铵态氮量、硝态氮量、根系GS活性及植株叶、叶鞘、根系含氮量整体受氮肥用量的影响均大于受灌溉方式的影响;分蘖期水稻根系伤流液强度受氮肥用量和灌溉模式的影响均较明显;而水稻分蘖期叶龄受氮肥用量和灌溉模式的影响都较小,尚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灌溉模式和氮肥用量对水稻分蘖期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程度不一,二者影响各指标的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灌溉模式与施氮方式对北方粳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王悦,吴周周,刘佳欣,周婵婵,王术,贾宝艳,黄元财,王岩,王韵,冯跃. 2023

[2]盐胁迫下外源功能微生物调控水稻生长特征研究. 武珈亦,黄洁,白志刚,朱练峰,曹小闯,朱春权,金千瑜,张均华. 2020

[3]氮肥用量与尿素类型对蜀优217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吴茂力,敬树忠,姜心禄,陈莉. 2018

[4]不同施氮量及施氮方式对水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家宝,邬刚,袁嫚嫚,井玉丹,王文军,张祥明,孙义祥. 2022

[5]安徽中籼稻实地养分管理技术研究. 杨晓虎,章力干,张祥明,郭熙盛,武际. 2009

[6]氮肥用量和密度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徐新朋,周卫,梁国庆,孙静文,王秀斌,何萍,徐芳森,余喜初. 2015

[7]绿肥-水稻轮作体系中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诸海焘,余廷园,田吉林. 2008

[8]氮肥用量对水稻明珠2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超英,计小江,吴春艳. 2013

[9]施用不同新型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超英,计小江,吴春艳. 2013

[10]用叶绿素仪预测水稻氮肥施用量的研究. 赵天成,刘汝亮,李友宏,王芳,陈晨,洪瑜,陈智君,王波,谢静华. 2008

[11]冬小麦节水栽培三种灌溉模式的水氮利用与产量形成. 张胜全,方保停,张英华,周顺利,王志敏. 2009

[12]冬小麦节水高产灌溉模式研究初报. 李寿山,陈兴武,赛力汗,赵奇,雷均杰. 2006

[13]油葵不同灌溉模式对土壤水盐含量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张永宏,田生昌,杨建国,樊丽琴. 2017

[14]调亏灌溉应用研究进展. 于欣廷,崔宁博,麻泽龙. 2020

[15]不同灌溉模式下小麦荧光特征及品种抗旱性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17

[16]戈壁荒漠区基质槽培辣椒耗水特征及产量品质对水分调控的响应. 马彦霞,王晓巍,张玉鑫,蒯佳琳,康恩祥,张俊峰,陈静茹. 2021

[17]枣棉间套作下红枣不同灌溉方式及灌水量对红枣的影响. 饶晓娟,王治国,周勃,冯耀祖,唐亚莉. 2013

[18]基于DSSAT模型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春小麦灌溉模式优化研究. 魏玉清,沈强云,郝正刚. 2019

[19]北运河流域典型区污灌条件下氮素渗漏模拟及灌溉模式优选. 陆建红,闫旖君,刘银迪,徐建新,赵鹏. 2011

[20]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菠萝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马海洋,石伟琦,刘亚男,冼皑敏,王琚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