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越冬芽萌展期碳氮代谢动态及相关基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琼

作者: 吴琼;刘丹丹;阮旭;沈季雪;徐奕鼎;王文杰;张正竹;夏恩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越冬芽;碳氮代谢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19 年 004 期

页码: 559-5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早生型茶树品种"皖茶4号"(原名红旗1号)为材料,研究茶树越冬腋芽(Axillary bud, AB)与毗邻成熟叶(下称母叶,Matureleaf,ML)萌展期的碳氮代谢动态变化,同时根据腋芽全转录组数据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腋芽与母叶中的淀粉、可溶性糖、NSC及糖/淀粉比值差异极显著(P<0.01);腋芽与母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腋芽中SPS酶活性在3个发育时期差异极显著(P<0.01),母叶中SPS、ATP、ALT酶活性在不同发育时期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比较腋芽各生育期的基因表达情况,发现有8个与碳氮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差异显著(P<0.05).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茶树CsAIL的克隆及在不同休眠阶段的表达分析. 张伟富,刘莹,孙冷雪,王璐,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韦朝领,郝心愿. 2019

[2]树冠微域环境对茶树碳氮代谢的影响. 石元值,方丽,吕闰强. 2014

[3]铜与锌对茶树生育特性及生理代谢的影响——Ⅰ.铜对茶树的生长和生理效应. 韩文炎,许允文,伍炳华. 1993

[4]五味子实生苗地下横走茎形态发生研究. 王振兴,艾军,许培磊,张庆田,王英平. 2010

[5]氮肥和植物激素对龙胆越冬芽形成的影响. 赵露,惠建成,孙天尊,魏云洁,李蕾,庞立杰. 2018

[6]14-3-3蛋白在植物碳氮代谢中的作用. 何天久,宋波涛,夏锦慧,谢从华. 2013

[7]低温胁迫对豆科牧草圆叶决明苗期植株C、N代谢的影响. 翁伯琦,江福英,方金梅,应朝阳,黄毅斌. 2006

[8]机插方式对杂交粳稻碳氮调节与颖花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董明辉,赵步洪,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王文青. 2017

[9]油菜光合碳氮代谢特征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 余佳玲,张力,张振华,舒佳宾,宋海星,官春云. 2015

[10]追施氮肥对苏丹草碳氮代谢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庞立东,李卫军,朱进忠. 2015

[11]不同施磷水平对橡胶幼苗营养根碳氮代谢的影响. 贺军军,胡吟胜,林钊沐,罗微,林清火. 2009

[12]苗期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的影响. 吴雪霞,尚静,张圣美,朱宗文,张爱冬,查丁石. 2019

[13]植物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武姣娜,魏晓东,李霞,张金飞,谢寅峰. 2018

[14]水稻低节位早发分蘖与秧苗叶片形态、碳氮代谢的关系. 涂雯,安琪,何永刚,刘少佳,蔡海亚,章志宏. 2019

[15]不同供钾水平和氮素形态对棉花功能叶质体色素、碳氮代谢及钾含量的影响. 刘爱忠,刘爱忠,洪德成,董合林,宋美珍,张涛,时增凯,李鹏程,郑苍松,孙淼. 2018

[16]施氮量对不同品种水稻氮素利用及碳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2019

[17]基于番红花转录组的碳氮代谢基因挖掘. 周琳,杨柳燕,蔡友铭,王桢,张永春. 2020

[18]稻鸭共作下水稻植株的壮秆效应及生理特性. 王强盛,甄若宏,丁艳锋,王绍华. 2008

[19]光、氮及其互作对作物碳氮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强,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 2006

[20]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李文秀,戴力,王礼煌,方宝华,王学华.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