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近缘种属对麦长管蚜抗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纳

作者: 谢纳;王雷;齐珊珊;刘文轩;武予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麦长管蚜;中国春;异源附加系;抗性

期刊名称: 河南科学

ISSN: 1004-3918

年卷期: 2014 年 06 期

页码: 116-119

摘要: 为寻找小麦近缘种属的抗虫基因,选取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为背景的异源附加系材料在室内进行小麦苗期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的抗性鉴定,以蚜情指数为抗性评价标准.结果得到以卵穗山羊草(Aegilops geniculata)为近缘种属附加系的材料具有高抗麦长管蚜的优良性状,且抗虫基因位于1Mg、7Mg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研究该材料的抗虫基因定位提供了依据.

分类号: S435.122.2

  • 相关文献

[1]麦长管蚜抗吡虫啉品系和敏感品系的生殖力比较. 韩晓莉,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潘文亮. 2008

[2]我国小麦抗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研究概况. 段灿星,王晓鸣,朱振东,张正伟,金达生. 2003

[3]栽培稻-药用野生稻杂种F_1及回交后代的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颜辉煌,颜辉煌,程祝宽,刘国庆,陈纯贤,闵绍楷,朱立煌. 1999

[4]植物异源附加系研究进展. 王峰,丁云花,李成琼,简元才. 2012

[5]小麦-冰草异源附加系的创建I.F↓3、F↓2BC↓1、BC↓4和BC↓3F↓1世代的细胞学. 李立会,李秀全,李培,董玉琛,赵桂慎. 1997

[6]小麦-冰草新附加系的获得与细胞遗传鉴定. 潘翠丽,李清峰,张锦鹏,鲁玉清,刘伟华,杨欣明,李秀全,李立会. 2015

[7]植物异源附加系研究进展. 王峰,丁云花,李成琼,简元才. 2012

[8]麦长管蚜ELISA检测体系的建立. 高书晶,庞保平,陈正贤. 2008

[9]不同小麦品种对麦蚜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郭线茹,曹雅忠. 2005

[10]基于GIS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分析. 王春平,罗坤,朱启迪,李丹,赵惠燕. 2011

[11]4种杀虫剂对小麦长管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王锁牢,李广阔,刘建,乔旭. 2011

[12]麦长管蚜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冠层光谱特征及其预测模型. 胡祖庆,亢菊侠,罗晨,胡想顺,张改生,赵惠燕. 2015

[13]不同地理种群麦长管蚜3种次级共生菌检测与系统发育分析. 罗晨,胡祖庆,于永昂,杨杰,张改生,赵惠燕. 2015

[14]扫描电镜下的小麦叶毛性状与麦长管蚜生物学参数相关性分析. 王雨,王舰,吴问其,赵惠燕,胡想顺,张改生. 2014

[15]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彭建红,李耀发,高占林,党志红,安静杰,潘文亮. 2019

[16]麦长管蚜羧酸酯酶基因cDNA片段克隆及吡虫啉胁迫对其表达的影响. 白微微,高海峰,张航,杨安沛,李广阔. 2018

[17]21%噻虫嗪悬浮剂防治麦长管蚜田间药效试验. 刘珍,袁嘉玮,张丽萍,张贵云,范巧兰,范继巧,魏明峰,姚众,吕贝贝,穆荣娟. 2018

[18]麦长管蚜的抗药性研究. 黄绍宁,范贤林,孙小平,王文来,刘正文,陈广泉. 1988

[19]五种类型农药不同剂量与施药时期对麦蚜防治效果及麦粒农药残留的影响. 张登峰,尹姣,武予清,段云,蒋月丽,曹雅忠. 2011

[20]小麦抗虫品种对麦长管蚜种群及蚜茧蜂寄生和发育的影响. 倪汉祥,孙京瑞,胡萃.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