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颜色地膜对羊肚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仔密

作者: 李仔密;马渊浩;刘萍;柴红梅;赵永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膜颜色;羊肚菌;透射光谱;热辐射;子囊果成熟度;产量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1005-9873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19-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7种不同颜色地膜(红、绿、黑、白黑、银、银黑、透明膜)栽培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菌株6611-7396、6611-5155和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菌株JNLM6-2、JNLM7-29,观察菌丝长势和子囊果发育情况,测定地膜内外光照强度和气温、土壤温度和羊肚菌产量,研究不同颜色地膜对羊肚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明膜透光率最高,黑膜、银黑膜透光率较低。七种地膜内湿度均大于地膜外湿度。绿膜处理的地膜内积温最高,为(99 735.1±4.0)℃;银黑膜处理的较低,为(87 632.0±3.3)℃。绿膜处理土壤积温较高,为(101 215.3±1.6)℃;黑膜土壤积温较低,为(95 675.2±1.6)℃。黑膜、白黑膜、银黑膜、银膜膜内温度相对较低,既可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又有利于羊肚菌丝生长。透明膜、绿膜和红膜透光率高,有利于羊肚菌子囊、子囊孢子和侧丝正常发育,子囊果形态较好,出菇整齐,生长周期属于中周期,产量较高。红膜、绿膜透明膜较适合用于梯棱羊肚菌栽培,其处理的梯棱羊肚菌菌株6611-5155的产量较高,分别为(472.6±353.3)、(591.0±168.6)、(528.9±320.3) g·m-2。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羊肚菌地膜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分类号: S646.7

  • 相关文献

[1]有色地膜栽培玉米的主要性状及相关性分析. 李伟绮,孙建好,赵建华. 2016

[2]苹果腐心病的透射光谱在线检测系统设计及试验. 郭志明,黄文倩,陈全胜,王庆艳,张驰,赵杰文. 2016

[3]不可忽视的猪场环境(中). 苏振环. 2006

[4]不同营养包投放方式的羊肚菌产量试验. 周树东,杨晓波,金群力,沈颖越,包金亮. 2023

[5]不同配方的外源营养袋对羊肚菌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朱金霞,孔德杰,冯锐,任怡莲,郑国保,李苗. 2023

[6]外源营养配方及应用量对于羊肚菌产量的影响. 曹君,陈忠有,赵玉梅,翟学良,刘俊杰. 2022

[7]徐州地区羊肚菌资源调查与分析. 李勇,杨峰,樊继德,陆信娟,汪彩云. 2010

[8]干旱对羊肚菌自然生长的影响. 李勇,杨峰,樊继德,赵林,张玉娇. 2012

[9]栽培与野生羊肚菌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性研究. 张勇,李弘文,曹晋良,南晓洁,杨丽. 2019

[10]羊肚菌LWY-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柴林山,李莉,冀宝赢,孙翠唤. 2010

[11]黄淮地区羊肚菌林下机械化轻简栽培关键技术. 李勇,史新敏,樊继德,付道坤,吴丽丽. 2019

[12]羊肚菌栽培研究现状. 赵琪,黄韵婷,徐中志,李荣春. 2009

[13]浙北羊肚菌大棚地栽成功的技术经验. 朱元弟,金群力,蔡为明. 2017

[14]云南羊肚菌居群多样性研究. 赵永昌,柴红梅,李树红,钟明惠,和顺荣,陈明杰. 2008

[15]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陆静雯. 2018

[16]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及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 景慧,李江. 2019

[17]野生黑虎掌菌与羊肚菌营养成分测定及分析比较. 黄世群,秦琳,仲伶俐,赵珊,周虹,李曦,刘月悦,白胜. 2019

[18]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野生羊肚菌ITS初步鉴定. 庞杰,刘海,康立茹,于传宗,王海燕,李亚娇,孙国琴. 2020

[19]人造林场羊肚菌自然发生处不同土层土壤情况分析. 李青,原佳敏,李云霞,柴美清,张锁峰,李素玲,刘虹. 2020

[20]不同碳源对3种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李青,韩鹏远,柴美清,赵毅,王伟仁,原佳敏,李云霞.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