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科学》Top50高被引论文的分析及启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穆楠
作者: 穆楠;朴红梅;李时群;姜媛媛;栾天宇;朱哲;赵馨茹;李玥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高被引论文;玉米科研;主题出版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83-1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玉米科学》2011-2022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涉及学科和领域进行全面分析,科学梳理Top50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重点、内容特点、作者群分析以及引用情况,揭示不同时期玉米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以及读者普遍关注的主题,为《玉米科学》选题制定、稿件遴选、核心作者人才培养、提高办刊质量等提供思路。利用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遴选出《玉米科学》的高被引论文,统计Top50论文的研究方向、被引频次、刊发年限情况等。分析发现,Top50论文主要分布在玉米生长发育研究、玉米品种选育研究、玉米产量影响因素研究、玉米种植管理研究、玉米生物技术研究5个领域。高被引论文大多集中在与期刊发展密切相关、可操作性较强的领域,与当时玉米科研的主题相关,也与作者知名度、刊发期刊有一定的关联。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对我国玉米科研生产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赵美娟,杨万琛,刘志芳. 2009
[2]农业科技领域内高被引论文特征指标分析. 汪恒英,李丽华. 2014
[3]《食用菌学报》高被引论文的数据挖掘及分析. 王瑞霞,费理文. 2017
[4]《中国农业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因素分析. 黄修杰,储霞玲,邹移光,杨贤智. 2017
[5]《河南农业科学》2010-2019年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段俊枝,卓文飞,冯丽丽,张会芳. 2021
[6]园艺学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陈娟,朱淼,鲍勇. 2020
[7]《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以来的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林玲娜. 2022
[8]植物营养学SCI期刊高被引论文的文献类型与学术特征分析. 刘晓燕,李春花,徐晓芹. 2014
[9]期刊高被引论文学术特征分析及其启示——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为例. 刘晓燕,张成娥,徐晓芹,金继运. 2011
[10]利用InCites新功能Citation Topics助力学术期刊编辑制定选题策划方案-以园艺学科研究领域为例. 王燕,姚蔚,杜敏,张萍,李亦轩,王文莉,陈洁. 2021
[11]基于CiteSpace的中国葡萄研究热点分析. 陈娟,朱淼,孙红忠,孙其宝,陆丽娟,鲍勇. 2024
[12]我国20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研究. 雷波,曹艳,陈虹. 2014
[13]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及其对编辑工作的启示. 王新芳. 2024
[14]回顾追溯法分析《福建农业学报》高被引论文特征及启示. 林海清,张梅,黄爱萍. 2022
[15]《南方农业学报》2011~2015年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罗丽,陈德元,麻小燕. 2017
[16]300篇水产学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2000年—2012年). 张潇峮,张红林,陈细华,邓薇. 2013
[17]典型农业科技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以入选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的16种高校学报为例. 李莹,段俊枝,邓俊锋. 2022
[18]植物营养学SCI期刊高被引论文的文献类型与学术特征分析. 刘晓燕,李春花,徐晓芹. 2014
[19]《江苏农业学报》高被引论文的统计分析. 袁伟,蒋永忠,孙宁,曹燕东,刘华周. 2012
[20]《贵州农业科学》2011-2020年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张吉华,冯卫,杨晓容,姜萍,杨林,王海,聂克艳.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4株虫生真菌对亚洲玉米螟致病力评价及其与松毛虫赤眼蜂的相容性
作者:赵宇;姜媛媛;田艺帆;王佳江;隋丽;张云月;李启云;路杨;张正坤
关键词:玉米;亚洲玉米螟;昆虫病原真菌;赤眼蜂;生物防治
-
旅大红骨种质在吉林省玉米育种中的利用潜力分析
作者:蔡鑫茹;栾天宇;尹晓红;仲义;夏远峰;吴凤新;刘兴二;焦仁海;刘俊
关键词:玉米;旅大红骨;种质;吉林;配合力
-
玉米子粒主要营养成分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周迎鑫;李玥峤;吕庆雪;路运才;宋广树
关键词:玉米;淀粉;蛋白质;脂肪
-
基于云计算与RBF神经网络集成的玉米精准施肥模型研究
作者:贾海峰;李玥峤;黄帅;陈桂芬;赵姗;李楠
关键词:玉米;云计算;精准施肥模型;RBF神经网络;土壤空间变异
-
6份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作者:仲义;栾天宇;蔡鑫茹;刘俊;吴凤新;夏远峰;焦仁海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玉米蛾类害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作者:孙嵬;潘艺元;姜媛媛;李宇诗;苏前富;杨微;周佳春;高月波
关键词:玉米;鳞翅目;高空探照灯;群落多样性;种群动态
-
半湿润区秸秆还田及耕作技术对土壤水分、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丽华;栾天宇;徐晨;闫伟平;于江;孙宁;谭国波;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半湿润区;土壤水分;光合特性;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