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花生焦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宁

作者: 韩宁;孙继军;史普想;孙泓希;王一波;王海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焦斑病;Leptosphaerulina arachidicola;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01 期

页码: 175-1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辽宁省花生焦斑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依据科赫氏法则进行致病力测定,并对菌落形态以及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态进行观察,对病菌的LSU、ITS和Tub2基因进行测序,然后做多基因联合建树分析.结果发现,花生焦斑病菌株菌落扁平,气生菌丝稀疏,菌落边缘呈叶状,在生长初期菌丝体最初呈白色,然后从菌落中心开始向外逐渐变成黑褐色;子囊孢子呈椭圆形,具有凝胶状鞘,有隔;结合多基因序列联合的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引起辽宁省花生焦斑病的病原菌为Leptosphaerulina arachidicola.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花生焦斑病病原菌的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5,最适生长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生长氮源为胰蛋白胨,致死温度为50℃.

分类号: S435.652

  • 相关文献

[1]一种茶枝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张兰,郭华伟,李梦菡,廖杨文科,李鑫,韩文炎. 2019

[2]海南2种马尾藻的分类鉴定. 刘鑫鑫,朱军,黄惠琴,刘敏,邹潇潇,鲍时翔. 2014

[3]加拿大一枝黄花白粉菌病原鉴定. 赵文静,惠林冲,徐卫平,苏文英,于守荣. 2021

[4]非洲菊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何海永,赵玳琳,谭清群,杨学辉,石乐娟. 2021

[5]卷丹百合黑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吴金平,丁自立,刘晓艳,郭凤领,焦忠久,邱正明. 2014

[6]草原野生食用菌蒙古口蘑的研究进展. 解亚杰,孙国琴,庞杰,王海燕,李亚娇. 2017

[7]菌草绿洲一号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叶文雨,谢序泽,连加淳,王哲,牛晓庆,余文英,鲁国东. 2019

[8]高羊茅炭疽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ITS序列分析. 曾蓉,陆金萍,陈文俊,宋荣浩,徐敬友,戴富明. 2009

[9]咖啡腐皮镰孢黑果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朱孟烽,吴伟怀,贺春萍,梁艳琼,陆英,习金根,莫丽珍,谭施北,易克贤. 2021

[10]金线莲活性成分和分子鉴定的研究进展. 梅瑜,邱道寿. 2018

[11]内生真菌HND5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先宝,郭志凯,时涛,王永壮,霍姗姗,黄贵修. 2011

[12]抗南方根结线虫黄瓜—酸黄瓜渐渗系的筛选及鉴定. 叶德友,钱春桃,陈劲枫. 2011

[13]湖北省桑椹腐烂病病原菌鉴定. 周建华,朱志贤,李勇,莫荣利,于翠,胡兴明,邓文. 2018

[14]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衍生后代SNTE0923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 任学军,孙蕾,何莉炜,胡铁峰,孙会改,周印富,林小虎,王洪刚. 2012

[15]我国桔梗上一种新病害匍柄霉叶斑病的病原. 周艳芳,王燕春,赵伟强,徐佳,路培,郑力嘉. 2018

[16]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衍生后代HBOT 09035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 孙蕾,胡铁峰,何莉炜,孙会改,周印富,林小虎,王洪刚. 2012

[17]宁夏春大豆炭疽病病原菌形态学分类鉴定研究. 连金番,杜宜新,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郝吉兵. 2019

[18]新疆石河子地区明亮熊蜂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冯广余,王建. 2018

[19]新疆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发生危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杨波,郭成瑾,王喜刚,沈瑞清. 2019

[20]枝双腔吸虫的形态学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 高俊峰,高忠燕,王丽坤,张显光,崔宇超,侯美如.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