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蚁觅食行为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欣亚

作者: 杨欣亚;汪岚峰;毛磊;王国红;杜澄举;陈洁;王磊;王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火蚁;入侵生物;觅食行为;食物搬运;诱饵;监测技术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873-8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极具危害性的入侵生物,已在我国多个省份地区扩散成灾。近年来,国内外在红火蚁觅食行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为红火蚁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回顾了红火蚁觅食行为的相关研究,综述了红火蚁觅食的过程、行为机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觅食行为与防治的联系。红火蚁可广泛地采集和利用不同类型、大小和成分的食物。其觅食过程分为食物搜寻、搬运与处理等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伴随着食物埋藏、铺路越障和工具利用等行为。目前已报道多种跟踪信息素和关键基因可以调控红火蚁的觅食行为。此外,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也会影响红火蚁的觅食行为和策略。基于红火蚁特殊的觅食行为模式,有望开发出专一性更强、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的监测和防控技术。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红火蚁觅食行为的模式及其分子和化学机制,更好地将理论研究与防治实践相结合,控制红火蚁疫情蔓延危害。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两种红火蚁监测方法应用效果的比较. 黄俊,丁浩毅,钱诚,张娟,李晓维,刘又高,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2022

[2]红火蚁工蚁对颜色信号的选择与利用. 李磊,邢增华,韩冬银,张方平,梁昌寿,符悦冠. 2022

[3]诱饵诱集时间与红火蚁工蚁诱集量的关系研究. 刘杰,齐国君,何余容. 2016

[4]一种新型监测诱饵对红火蚁的诱集效果分析. 刘丽华,刘晓彤,黄俊,李宇婕,朱明义,张娟,李晓维,钱诚,董婉莹,张治军,章金明,吕要斌. 2023

[5]对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红火蚁的考察. 罗礼智,郑永权,程登发,袁会珠,曹坳程. 2005

[6]入侵红火蚁预防控制及其防治研究. 杨天赐,钟石. 2006

[7]拟小食螨瓢虫成虫对朱砂叶螨的觅食行为. 马华博,陈俊谕,胡志慧,张方平,韩冬银,符悦冠. 2016

[8]集约化互作体系植物根系高效获取土壤养分的策略与机制. 张德闪,李洪波,申建波. 2017

[9]花蜜微生物与传粉者的相互作用:现状与展望. 宋晴晴,龚燕兵. 2023

[10]马陆防治措施研究. 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鲁传涛,田路. 2015

[11]白蚁诱饵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韦戈,黄其椿,杨峰,刘治山,覃天乔. 2011

[12]农田鼠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蒋光藻,谭向红,倪健英. 1990

[13]草地贪夜蛾迁飞行为与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张蕾,程云霞,宋琳琳. 2019

[14]码头钢结构的微生物腐蚀及其防护. 戚鹏,张盾,王毅,吴佳佳,孙艳. 2018

[15]基于哨兵2号卫星影像的柬埔寨上丁省土地资源监测技术研究. 谢国雪,穆琳,苏秋群,张家玫,苏秀刚. 2020

[16]赤潮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李春强,刘志昕,常明进,朱白婢,彭明. 2006

[17]SPF鸡微生物质量控制标准与监测技术. 林欢,韩凌霞,赵丽丽,陈洪岩. 2017

[18]加强食用菌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胡清秀,陈文良. 2001

[19]植物表型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高宇,高军萍,李寒,郑文刚,张婉明. 2017

[20]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向. 秦莉,刘潇威,周其文,徐亚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